2011年年初,儿童退烧药的尼美舒利(Nimesulide)“在中国有数千例不良反应和数起死亡案例”的消息传播开来,生产企业和药监局均面临挑战,媒体爆出这桩让民众忧心忡忡的“夺命药”事件,其实是制药企业之间的商业恶战,而主管药物安全的药监局权威性受到质疑,因为民众至今仍不清楚尼美舒利究竟是否是“安全用药”。
药监局日前紧急召集全国15家尼美舒利相关生产企业抵京开了一次闭门会议,经济观察报报导,与会的15家厂商代表强调“尼美舒利在中国十年来并无死亡案例”。药监局各司长逐渐无法招架,争论最终不了了之。会议未能对尼美舒利得出结论。
但此时,刚获得尼美舒利颗粒剂批文的桂林华信制药公司部分工厂停工、黑龙江瑞格制药公司的2000多箱尼美舒利产品被退回、主打产品为瑞芝清(主要成分是尼美舒利)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康芝药业股票遭遇紧急停牌和复牌大跌。
2010年11月26日央视播出《儿童慎用解热镇痛药》,指“尼美舒利在中国上市的六年里已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甚至有数起死亡病例。”报导指出,这句话源自“2010儿童用药安全国际论坛”发布的新闻稿和论坛专家发言。之后在传播过程中被称为“夺命药”。
据报导,这场2010年11月26日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召开的儿童用药安全国际论坛,往年从未召开过,也找不到任何官方介绍信息。论坛邀请函显示,论坛独家赞助是“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
据报导,打击康芝药业提供两封完整的转发自强生内部的邮件和四封邮件截图显示,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正是这个论坛的策画方。在一封名为“9月尼美舒利抵御工具包”的邮件中,附有“9-12月防御计画”,其中就包括11月下旬专门组织安全论坛。
还有一封发送于2010年11月12日的题为“对尼美舒利伤筋动骨的打击”的邮件中写道,“北京这个会议级别非常高,花费也达到200万之多……此次会议希望能帮助我们达到对尼美舒利伤筋动骨的打击……”
在中国的儿童退烧药市场上,布洛芬(Ibuprofen)、对乙醯氨基酚(4-Acetamino phenol)、尼美舒利三分天下,尼美舒利在二级医院表现良好。上海强生旗下的两款儿童退烧药品,一个是“美林”,以布洛芬为主要成分,另一个是“泰诺林”,主要成分是对乙醯氨基酚。它们与康芝药业以尼美舒利为主要成分的瑞芝清竞争激烈。
报导指出,在3月底的那次闭门会议上,药监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公布尼美舒利并没有出现致死案例,并对媒体表示,目前尼美舒利仍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儿童退热药。但是,药监局提出一点认为,尼美舒利产品流通的范围主要不是大医院,而是二级以下的医院和诊所;一名参会的企业代表表示,根据市场调研,中国的尼美舒利原料药70%左右用于儿童,一旦这条禁令下达,意味著尼美舒利在中国基本没用了。
尼美舒利安全性风波,不仅是制药企业间的商业恶战,更拷问国家药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权威性。对于类似这些专业领域,普通民众很难了解,这正是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发挥效能的关键领域,但民众至今仍不清楚尼美舒利究竟是否出现过“致死”案例。
来源:世界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