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胡润财富报告》近日出炉。报告显示,中国千万富豪增至96万人,全国每1400人中有1人是千万富 豪。在富豪个人投资方向上,房地产还是占据主导地位,超过1/3的受访富豪选择了投资房地产。报告显示中国富人除了投资不动产就是炒股。
网上有评论认为,面对榜单上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以及一个个亿万级别的长串数字,公众已不再有当初的澎湃心绪。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富豪品德备受诟病的当下,看着富人们的财富数字以惊心动魄速度增长,公众越来越沉重地感觉到:富豪向左走,而百姓正往右拐,愈来愈强的撕 裂感正在侵蚀人心。
撇开普通老百性生活在通胀压力下、民生境况堪忧的状况,从拥有的财富和物质上看,穿戴欧洲名牌、拥有数座豪宅的中国富人们,与他们的“外国同行”越来越相似。但从很多方面上看,中国的富人都更像是这个“高端部落”中最可怜的一群人。
《华尔街日报》专栏作者刘罡认为,中国富人的处境并无实质改变。他将富人的心理状态描述为“提心吊胆”。前些年,胡润和团队制作 的《财富报告》,看上去与打击逃税的名单很重合,有人戏称“富豪榜”摇身一变成了“杀猪榜”。
主要“创富机器”是 房地产和股票
近十年来,中国富人数量的一直在上升。但这个群体除了不断在壮大,没有变化的是富人们主要依靠房地产和股票致富的。
2005年的“财富 榜”发现,中国最富有的400人中,有一半人是依靠房地产或制造业致富的,只有仅10%的富人在信息技术方面有投资。新出炉的“富豪榜单”发现,房地产至今依然是富人的主要投资方向,“超过1/3的受访富豪选择了投资房地产”。时至今日,中国富人的财富依然大多来源于投资房地产和制造业企业的收益。
在《胡润财富报告》对千万富豪的分类中,“炒房者”和“职业股民”在4种类型中分别占20%和 15%。这与2010年9月底发布的《亚太区财富报告》的观察吻合。该报告发现,2009年中国内地富人的金融资产配置中,股票投资位居首位(占比达 42%)、高于区域水平(27%);2008-2009年,中国富人的不动产投资比例同比增9个百分点(至27%),也是亚太地区增幅最高。
在美国,叱吒硅谷的天使投资人保罗.格雷厄姆早就预言,如果你想(在信息时代)变得富有,“最有把握的方法,莫过于创立或者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当国外富人们纷纷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新王国”时,中国富人们好像除了建工厂,就只能通过炒股、炒房当上“暴发户”。
炒股和买房相比之下“最有安全感”
富人热衷投资不动产和股票新闻可不是很受欢迎的。如果说10年前富人还对建立或投资实业抱有希望的话,现在富人大多开始将目光转向别的地方。
在中国,很多行业,造成民间资本准入难的隐形“天花板”已不是新鲜话题,而“进去后再被弹出来”的新闻更让民间资本望而生畏。不动产和股票,似乎成为“最有安全感”的投资。
两年前被清退的“煤老板”们也许是这种不安最典型的写照。几年前,亲友凑钱在山西盘个小煤矿,在江浙一带很是流行。但2008年9月,山西煤炭资源开 始大整合,早先进入这一领域的大大小小富人,被以“经营带血的生意”为名清理出去。尽管与地方政府、国企签订了赔偿协议,那些当年被清退的民营煤矿“煤老 板”,最后大多只领到50%左右的赔偿。去年10月,让“煤老板起死回生”的传言再起,但很多“煤老板”已决定改行做别的生意。
“在国内挣钱,到国外存钱”的无奈
越来越多的富人选择在国内挣钱、在国外“存钱”。从伦敦市中心高端地皮、到日本北海道不知名的小城市,都挤满了排队购房的中国富人。在到英美和澳大利亚等国购买豪宅的中国富人里,一部份希望拥有一座国外的不动产,另一部份则希望永久地移居国外:《纽约时报》曾采访过一名打算移民的河南“富太太”表示,她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在污染更少、环境更好和食品更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那些不想移居国外的富人,也希望在比较稳妥的环境下“钱生钱”。日本的房产价值大幅下降、但租金的降幅相对小,光是这一点也足以吸引一些希望从租金中获得收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