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国政府早在1993年就制定政策要把教育经费提高到占GDP比例4%的政策,但18年来还未实现这个目标。
《中国经济周刊》星期二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政府对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工程动辄就搞万亿元的“慷慨”投资,但这些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还未达到4%。在这种捉襟见肘的教育经费面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文章说,关于提高教育经费的政策由来已久。早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48条中就曾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54条也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 但遗憾的是, 18年前的这一目标,迄今也尚未实现。
根据世界银行2001年的统计,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4.8%,而哥伦比亚、古巴、约旦、秘鲁等中低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5.6%, 都比中国高。
美国民间机构“劳改研究基金会”的杨黎莉指出,正因为中国公共教育投入太低,中国民众的教育支出负担很重:
“联合国几年前曾经批评中国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太少,少得比非洲像乌干达这样的国家还要少。4%的水平可能要到十年之后才可能达到。这几年来,由于国家投入一直上不去,而中国的教育这几年不管质量怎么样,就学人数不断增长。那么这些钱从哪儿来呢?事实上是中国的父母承担了相当多的本来应该是政府的投资。”
中国的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4%的目标何时才能实现呢?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在“保障经费投入”中再一次提到了“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并将实现这一目标定到了具体年份,“2012年达到4%”。
中国教育公共投入不足的另一个后果是,教育不公平问题日益突出。绿皮书指,“上学贵”已经成为中国很多家庭的沉重负担,社会上对教育的抱怨也多源于此。
美国德克萨斯州科技大学教育心理学系主任蓝云教授表示,公共教育是平衡贫富差距的一个最有效途径,政府在公共教育方面投入不足是很不明智的:
“我觉得这是公共教育的一个大倒退。美国有位教育学家他说:‘公共教育是我们人类最伟大的发现’。公共教育为什么伟大?它是消除社会不平等,消除贫富差异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这是给整个社会一个非常错误的信息就是说我们这个社会完全不是所标榜的平等的社会,而是一个极端不平等的社会。我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中国没有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反省。”
中国社科院的2009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曾透露中国实际公共教育投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低于印度的2.7%,只相当于美国的一半。中国的公共资源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不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公共教育投入都处于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