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陶渊明,许多人脑中不免立即浮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首诗的美好场景,想见其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而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气与自由的意志,更是令人向往。殊不知“不肯折腰”的背后,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并有相对深刻的生命层次来做为基础的。
其实陶渊明不仅是中国田园诗人之祖,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大量的笔墨,描写贫困生活的文人。所谓“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隐逸诗人”的人生有苦也有乐。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让陶渊明能够在贫困之中依然支撑下去呢?以下且让我们来看看陶渊明最真实的田园生活。
(一)、躬耕田亩的考验陶渊明有着足堪自傲的家世,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王朝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为长沙公;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就连他的父亲也曾担任小县令。
但到陶渊明这一代时,家道已经中落了;更不幸的是,陶渊明的父亲在其还很年幼时便过世,留下了家中孤儿寡母,仅能以薄田为生,所以陶渊明是从小就过着贫困的生活。
他曾在诗中说到“年少逢家贫”,而由渊明的好友颜延之给渊明写的祭文〈陶征士诔〉中更提到,陶渊明“少而贫病,居无仆妾,井臼弗任,藜菽不给。”可见他少年时不但贫苦,且身子羸弱多病,家中没有仆人,无法承担家中挑水舂米的劳动,因而三餐不继。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年后的陶渊明基于孝顺父母,以及为妻儿的生活担忧,也就是迫于经济的压力吧,选择文人最合适的谋生办法,出仕为官。在29至41岁期间,陶渊明三度出仕,然而时仕时停;他共做过几年幕僚、县令,总是没法长久。
陶渊明最后一次是出任彭泽县令,只做了八十多天,因看到官场的黑暗,不愿“束带见督邮”,在小人面前鞠躬谄媚,便趁着一次为表妹奔丧的时候,丢下了官职,一去不再回来。
他此后作《归去来辞》,表明心迹:“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说明自己天性真诚自然,实在装不出官场的那些做作样子,虽知道回乡务农会挨饿受冻,但在黑暗的官场里做着违心的事真是比挨饿更难受,他无法改变本性以适应污浊的官场,无法遇到明主,所以干脆回家过纯朴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坚决辞去彭泽县令后,回到家中,从此隐居,再也没有出来做官。 弃官之举其实是个考验,为了活下去,陶渊明必须亲自下田耕种,以维持一家大小的温饱。乍从文人到农人,初务农耕的他常常工作到夜晚才回家,极为辛苦,他曾在《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中描述戮力躬耕的生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走在回家的田间小路上,两旁又长又高的草木,夹杂着露水,连前进都感到艰辛。只要每往前走一步,就必须理出一条路来,途中长草上的露水还会不断地沾湿衣服。
虽然很艰难困苦,这些辛苦陶渊明却觉得算不了什么,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心愿就好了。照诗中所说,陶渊明归乡后所过的日子是十分辛苦的,可不是什么逍遥轻松的田园生活,而且不管怎么努力。
南山下所种的豆子还是不及草茂盛。 在农耕的日子里,种植的农作物难免遭遇旱灾、风灾、虫灾等各种灾害,一旦庄稼欠收,就面临长期挨饿的悲惨境地。陶渊明在《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说到,有一年夏季遭逢饥荒,他长时间的捱饿,贫穷到夜晚也没有棉被可以盖。
由于饥饿的时间实在难熬,只好天黑时等待清晨鸡鸣,白天时又期盼傍晚鸟儿归巢。他甚至曾几次遭遇火灾,有一回大火将房子烧到片瓦不留,全家只得栖身在房子前面的船上。 根据陶渊明诗中所述,他甚至曾经穷到了需要乞食的地步: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人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 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乞食》) 由于长期的贫困,在饥饿当中真是连面子都顾不上了,为了生活不得不厚着脸皮到别人家中乞讨,但凄凄惶惶的他,还真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不知不觉走到了某个村里,敲门之后却不知道说些什么。主人明白了渊明的来意,赠送渊明食物,使他不至于白跑一趟。渊明想起当年韩信捱饿之时,漂母送他一碗饭吃,韩信后来以重金答谢的故事。
当下渊明对赠送食粮者的感激真可比拟韩信对漂母的感激之情,只可惜自己是无法跟韩信一样重谢主人了,只好以死后的福报来答谢他。
虽然南山下所种的豆子永远不及草茂盛,但这一点都不影响渊明躬耕的志愿。房屋被烧得片瓦不留,也不肯离开这个乡居的田园。穷到了要乞食的地步,陶渊明依然没有回头求个一官半职。
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仍能守贫,不怨天尤人,这固然是陶渊明在情感上超过普通人的地方。然而在这种痛苦的环境下,生活中的快乐来自哪里?
(二)、返本归真的幸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 陶渊明自年少时,就发现了自己的纯真本性,他喜爱亲近自然,从没有迎合世俗之不良价值的愿望,以这样的“真性真情”进入尔虞我诈的官场这么久,简直像飞鸟误入了尘世的大网中。如今回到家乡,就像从牢笼中出来了一样。
田园生活的美好,就像鸟儿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不但自在自乐,而且能回归童年的纯真无邪,不再受人世间大染缸污染。他在《归园田居》这首诗的最后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待在被拘束的牢笼里太久了,终于可以解脱出来,回到心怡的自然中。 诗人的心愿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一个真实的,不受压迫和污染的人。
人与人之间若不能真诚相待,那么就算富贵荣华,再多的物质享受又岂能开怀畅快!能够过着自由而不迷失自我的生活,确实是值得抛下一切去换取的。 回归田园之后,诗人虽然生活辛苦,但却能说真话,感受到人与人间的真心。
《归去来辞》中说:“悦亲戚之情话(真心话),乐琴书以消忧。”亲朋好友间的诚挚对待,音乐艺术的涵养,书中天地的遨游,是陶渊明能够在贫中而不觉其贫,苦中更能升华的原因。
乡下人没有造作和心机,这也正是陶渊明最珍惜的特点。渊明44岁那年搬新家,便因为听说南村这个地方有很多纯朴的人,特别搬去住在那里。定居之后,邻居常来敲门、打交道,一起讨论时政,也有农夫准备了酒,过门来招呼,希望可以一起饮酒作乐。因为珍惜亲友间的这份真情,陶渊明不但常和邻里话桑麻,与好友饮酒谈心,还会带着全家一同出去游赏。
有一回,渊明不但携子侄同游林野,甚至与妻儿一起享受远游之乐。《归园田居.其五》说:“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好久没有去野游,陶醉于广大林野之中。这次便带着妻儿、侄儿们一起出游,在废墟中披开繁盛的草木,尽情游玩。
渊明是很容易满足的,他说:“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人的欲望是可以无穷尽的,但是生活基本所需只要有食物可以填饱肚子就行了,也就无所求了。既然与世俗官场不相往来,耕种之余,渊明便以琴书自娱。
夏天的时候,茂密的树林长在厅堂前面,炎热的夏天仍有清阴的凉气。渊明站在门口,迎面吹来徐徐凉风拂开衣襟,这种感觉是非常棒的,他的诗中便写道这样的场景“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以喜悦的心情感受大自然的清风。 虽然遭到各种忧患,但是渊明从不抱怨上天的不公。因为渊明对人间的事物并无所求,也就感受不到失去物质利益的痛苦了。
陶渊明认为,贫士自古即有,然而君子固穷,古人能够超越物质环境的困顿,正是自己的榜样和安慰,圣贤的道理足以战胜悲伤的容颜。他在《拟古.其五》 这诗中描述一个穿着破烂的隐士,一个月只吃九顿饭,但却常常保持笑容: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着一冠。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渊明晚年也曾遭遇一个月只有九顿饭的贫苦生活,但是却很开心、自在、自得其乐。如他的自画像《五柳先生传》里面所描述,他的衣着非常的简陋,房子也很简陋,然而就像不改其乐的颜回一样,陶渊明能够“乐贫”,处于贫困的状态下,却仍然很快乐。 其实贫穷不过是人世间中的一种现象,人世间污浊之苦更胜过贫穷。
青年时候的渊明也曾想在仕途有一番作为,然而进入官场后,面对其中的黑暗虚伪,他纯真的本性终于战胜了对名利的追求。在辞官后的生活中,不论面对旱灾、风灾、虫灾、火灾,甚至是长期的饥饿,都不再改变其隐居的心意。
刺史王弘送来食物,被渊明回绝;农夫受太守之托,邀请渊明出去做官,也被渊明拒绝了。这是因为渊明心中有道,心中明白自己所要的是什么。
人生于世,不管有再多的钱财和高官爵禄,也就是几十年罢了,生带不来,死带不去,唯有在生活中修炼自己,守住德,保有良善的心,才能真正拥有永恒的美好。诚如渊明《饮酒诗》中所言:“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来源:新三才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