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太空网报道,日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太阳可能是一个“宇宙小偷”,太阳系内的多数彗星来自其他行星系统。
彗星是较小的冰晶天体结构,当它运行至邻近太阳的区域时,由于太阳辐射使其部分冰晶体汽化,形成一个“发光的尾巴”。科学家最新电脑模拟显示,数十亿颗彗星交错存在于太阳系中,这意味着其中多数彗星起源于邻近的区域,之后受到太阳的引力束缚而进入太阳系之中。
这项最新研究推翻了长期以来的彗星进化理论,认为多数太阳系彗星来自于太阳和系外行星形成的相同区域--“奥特星云(Oort cloud)”,该星云环绕包裹着太阳系,一直延伸至冥王星位置。
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研究所的天文学家哈尔-莱维逊(Hal Levison)指出,然而这个标准电脑模拟并不与目前我们此前观测太阳系彗星数量并不相符。该理论认为太阳系内彗星是系内行星形成时的残留物质,系外行星的引力对彗星产生排斥作用,使彗星移居于奥特星云。像这样的状况很可能存在于其他的行星系统。但是恒星很可能无法维系保持最初的星云结构。
像其他许多恒星一样,太阳诞生于疏散星团之中,这样的星团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分解。疏散星团通常在极小的空间里拥挤着10-1000颗恒星,其平均半径与现今的奥特星云存在着很大差距。这些位于疏散星团中的近距恒星能很轻易地从另一颗恒星内抢夺彗星。
同时,这种能够偷取彗星的“宇宙小偷恒星”并不一定需要很大的品质,如果一颗彗星移动非常快,与主恒星保持较远距离,并非常邻近太阳,这种情况下这颗彗星就非常容易被太阳引力束缚,尽管之前它的主恒星品质比太阳更大。
奥特星云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非常难以观测,更不用说精确地计算奥特星云内部的彗星数量。我们所观测到的彗星数量通常是当它们途经太阳时发出独特光亮进行计算的。
但基于这项最新研究,莱维逊和研究小组同事初步估测冥王星外侧盘旋着大约4000亿颗彗星,相比之下,传统理论仅估计存在着60亿颗彗星。莱维逊说:“两者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可直接表明其中一项理论存在错误性,目前我们更倾向于最新研究的正确性。”
多数具有较长轨道周期的彗星很可能支持这项最新研究,其接近长方形的轨道使其更延伸进入太空。莱维逊说:“因此这些较长轨道周期的彗星不太可能诞生于太阳附近的轨道,它们肯定位于其他行星系统,然后被太阳劫持进入太阳系。”
通常彗星是早期太阳系的“快照实例”,这是由于它们多数时间被包裹在冰晶体之内,但如果这些彗星来自太阳系之外,那么它将告诉其主恒星更多的信息。莱维逊说:“我们可以研究彗星轨道,并将其化学特性与周边恒星的形成过程联系在一起,这将更进一步地揭晓邻近恒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