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如何融入所在国文化

发表:2010-11-15 00:2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直以来,从中国走出的留学生,以他们的专注、刻苦、专业水平高而在海外备受赞誉,中国的优秀学生也一直是各大名校所争相邀请的对象。(newstarnet.com)

但对海外学子来说,不仅需要高质量完成学业,还要让所在国的同学、民众通过自己的表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从而担当起民间文化交流使者的责任。(newstarnet.com)

笔者通过亲身体会,认为留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newstarnet.com)

第一,留学生初出国门面对的首要问题是语言障碍。以新加坡为例,由于英语是新加坡学校第一授课语言,在新加坡的中国学生较来自于其他国家(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劣势,不易自信而又流利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newstarnet.com)

以往的中国留学生大都能发扬自己在国内那种不怕吃苦、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以尽可能短的时间适应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但随着中国学生负笈海外的渠道越来越多,学生的整体水平可能参差不齐,尤其体现在对于语言的掌握方面。由于交流上的障碍,当地学生无法了解中国学生,因此,也会出现一些苛求、不解甚至偏见,这就需要留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克服语言障碍,进入状态。(newstarnet.com)

第二,过去,由于留学生人数相对较少,他们大多“迫使”自己同本地同学融为一体,以免被边缘化,现在随着人数的增多,显性的或是隐性的“小团体”便出现了。在这个人际交往的圈子里,大家来自同一个地方,说同一种语言,甚至所关注的话题、所欣赏的娱乐节目,都有着很强的同一性与排它性,阻碍了留学生与本地学生交流的步伐。(newstarnet.com)

以笔者所在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有占总数近10%的学生是国际学生,科学和工程相关学科这一比例更高。在开展一些团体性课题研究时,中国同学大多倾向于寻找来自国内的同学合作,当地学生被阻挡于小团体之外。久而久之,这些小团体就可能在大的学术环境中被孤立,这种孤立无援的外部环境反过来会使得这种团体内的联系更为紧密。这样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一旦留学生选择了不与本地学生合作,他便永远没有机会再合作,直到他在一个全新环境重新开始。因此,不要囿于自己熟悉的小团体,要勇敢迈出第一步,选择与当地同学进行合作,这样才能更快地适应新的学校。(newstarnet.com)

第三,由于教育理念与教育制度的不同,中国学生在走出国门后往往会经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并非因为语言能力,而是源自于过去所接受的教育不同,这使得中国学生很难迅速从国内教育体系及思想观念中走出来,进入一个新的体系。比如,新加坡的学校里,那些只想自己成功而缺少合作精神的学生会受到同学的孤立,以团体协作、互帮互助为主体的互助精神受到弘扬。部分学生面对这种理念上的变化会感到不适应,无法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唯有了解并适应了这种理念差异,才能与所在国学生进行很好的交流与合作。(



来源:星网讯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