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武警
【看中国记者甄贞综合报导】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已在北京闭幕,据法广中文网19日报导,这次会议的核心仍是经济议题,主要围绕着第十二个五年计划(2011-2015年)开展,至于喧嚣尘上的政治改革,并不在讨论之列。
“民生”取代“民主”
按中国官方媒体数日来的报导,“十二五”规划将更注重经济产业机构调整以及社会如何重新分配经 济成果,解决三十年经改至今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以及社会分配不公平问题。这也是中共决策人迄今为止的政策思路,以“民生”代替民主,尽可能从改善“民生”方 面去消除社会上的越来越多的不满情绪,以利巩固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合法性。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其评论文章中表示,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中共既定政策的延续。并称,这次会议递出的一个主要信号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这两个口号将是中国下一个五年计划的核心内容。同时认为中国媒体所推测的体制“深层次改革话题”,即使迫于民意将来有一些改革,也不会超出行政体制改良的范围。
中共敷衍政改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发表会议公报中提到,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以扩大内需为战略的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分配关系。会前中外社会呼吁关注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在公报中仅被一笔带过。
《炎黄春秋》杂志副总编辑徐庆全评价说,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是一场寥无新意的会议。会议在特别是涉及到政治改革的问题上没有形成共识。“(中共)中央改革的方 针背离了大多数民众的愿望。改革在一开始比较成功,是因为中央和地方以及民间的互动得比较好,民间需要什么中央就扶持什么。现在民间需要恢复宪法第35条 言论自由,但是中央在这方面却恰恰不松口。”
《中国:奇迹的黄昏》作者、独立评论员袁剑认为,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关于政经方面的很多提法同以前都无大差别,他指出,公报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大而化之的东西,“中国处于非常敏感的时期,经济接近转捩点,但看不出可能往哪个方向发展。”
十八大后政治改革难有期待
据德国之声消息,香港时事评论员林和立分析,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包括胡耀邦、赵紫阳在内的中共内部改革派提出的改革目前已基本处于停顿状态,新的讨论要等到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后,据外界一般对习近平的了解,他对意识形态方面比较保守,例如最近几年他以中央党校校长身份发表几次重要讲话,讲话当中还是坚 持党性教育,叫他们多读马列书。完全没有提胡耀邦、赵紫阳时代提出的体制上的改革。所以很难让人对十八大以后有什么期待。从可见的将来来看,中共高层的重 点还是放在稳定上,还是邓小平在89之后提出的稳定压倒一切的问题的任务,所有不稳定的社会现象要消灭在萌芽状态。
徐庆全亦表示,在中国现在的体制下,除非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否则就根本不可能有所作为。改革就要打破固有的一些权利利益集团,以及固有的格局,但是打破就会像多米诺骨牌引起一连串的反应。他猜测十八大守成的成分还是会比较多。
中共不会政改的根本原因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商德文在BBC上刊文说,中共从15大之后,一般不再提政治体制改革了。这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与政府型官僚利益集团形成有关;二是与国内的不稳定的形势有关,特别是由于地方政府侵占农民土地、因拆迁引起的上访,以及农民维权运动有关。
中国积压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和矛盾。商德文教授在文章中评论说,回顾中共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错误交织的历史,至今仍然是一笔糊涂帐。例如,对毛泽东、邓小平如何评价,对胡耀邦、赵紫阳又如何评价?如果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完全可以回避,而一旦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怎么也回避不了的。还有,对64事件、对维权人士、对法轮功如何评价等等,因为参与这些事件的当事人和肇事者现在还在。例如江泽民,李鹏等。他们及其党羽会同意吗?!
因此,他认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如果不改,矛盾会越来越大,难度也会越来越大,但如果改革的话,则面临更严重的多方面的风险,而这就是中国不可能政治改革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