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及第
考生在省城分试考第一,称“解元”;上京参加礼部会试又得第一,称“会元”;进皇宫殿试再得第一,称“殿元”,即是“状元”;连得这三个第一,称为“三元及第”。在竞争激烈的科场中,榜上列名已属不易,考个第一已称大才,连中“三元”已是凤毛麟角,这样的奇才在科举制度中竟有十五人获此殊荣。他们是:
唐代的崔元翰,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张又新,深州(今河北深县、安平一带)人。宋代的孙何,汝南(今河南汝南县)人;王曾,青州(今山东青州市)人,宋庠,安陆(今湖北安陆县)人;杨置,合肥人;冯京,武汉人;王岩叟,籍贯不详。金朝的孟宗献,河南开封人。元朝的王宗哲,籍贯不详。明朝的商辂,今浙江淳安人;武状元王名世,浙江永嘉人。清代的钱棨,苏州人;陈继昌,临桂(今广西临桂县)人;武状元王玉壁,浙江人(州县不详)。
第一位状元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是贝州武城(今河北南宫)人孙伏伽。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六二二年),吏部考功员外郎中申世宁奉命主持贡举,录取进士五名,第一名由孙伏伽获得,他便是中国历史上的首位状元。
孙伏伽在隋朝考上“秀才”,唐初任万年县法曹,是个管司法的低级官员。他直言敢谏,对唐高祖李渊接受官员贡物和征调妇人裙服演大型歌舞的做法,上书批评,得到李渊赞赏,表扬他:“至诚慷慨,据文恳切,指朕失无所讳”,提拔他担任治书侍御史。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孙伏伽又上书批评其“走马射骑以悦近臣”的习惯,李世民十分高兴地说:“卿能言朕非,朕能改之,天下哪有治理不好的弊病?”立即擢升他为谏议大夫。后来他官至大理寺卿、陕州刺史。
最后一位状元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是河北人刘春霖。
光绪三十年(公元一九○四年),为庆祝慈禧太后七十大寿,这年的“甲辰科”便改为恩科。
据说慈禧太后最后钦定鼎甲名次时,原定第一名状元是广东清远人朱汝珍。她一看广东就不高兴,太平天国的洪秀全、杨秀清,戊戌维新的康有为、梁启超,革命党人孙中山……这些与朝廷作对,动摇江山的“叛逆”都是广东人;加上朱汝珍这个名字也令人反感,“朱”是前明的国姓;一看到“珍”字更胆战心惊,悔恨交集,她想起三年前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她逃亡时把光绪皇帝心爱的珍妃扔到井里害死了。于是,她一笔勾掉朱汝珍。
慈禧太后拿起第二份卷子:刘春霖,直隶(今河北)肃宁人。卷上“馆阁体”写得华丽端正,再一琢磨,“春霖”意为春风化雨,普降甘霖;“肃宁”意为肃静安宁,天下太平,真是吉祥如意啊!于是刘春霖被点为甲辰恩科状元。
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刘春霖被派往日本留学,学习法政。辛亥革命后,退出政治圈,隐居家中,靠卖字画为生。
“九一八”事变后,伪满州国“总理”郑孝胥以“皇帝”溥仪的名义,聘请他为教育部长,遭到他严辞拒绝。
“七七”事变后,汉奸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以同科进士和留日同学的名义,请刘春霖出山担任日寇占领下的北平市长,遭到刘的当面痛斥,恼羞成怒的王揖唐派人抄了他的家。
老状元与少状元
中国历代状元中年龄最大的,是北宋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年)登第的梁颢,时年已八十二岁。梁颢是山东东平人,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九三八年)开始参加科考,考了四十七年,终于金榜题名。
他写了一首喜悦中饱含辛酸的《谢恩诗》:“天福三年来应试,雍熙二载始成名。饶他白发巾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已无朋辈在,回家惟有子孙迎。也知年少登科好,争奈龙头属老成。”
梁颢官至翰林学士,开封府尹,着有诗文集,九十二岁寿终正寝。
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是唐朝的贾至和明朝的丁显。
贾至(七一八~七七二年),河南洛阳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七三五年)状元,时年十七岁。贾至是唐代著名诗人,诗作高雅典丽,有一卷收于《全唐诗》。
他的父亲贾曾,曾经奉命起草玄宗登基的诰命。玄宗退位禅让于肃宗的诏书,又由儿子贾至草拟,玄宗称他“父子二人可谓交辉继美矣”。
丁显(一三六七~一三九八年),福建建阳人,明洪式十八年(一三八五年)状元,时年也是十七岁。他博学多才,诗文援笔立成。可惜少年气盛,得罪同僚,遭人弹劾贬官,不久病逝,朱元璋颇为其早逝而惋惜。
自放状元
唐德宗贞元七年(公元七九一年),礼部省试由杜黄裳任知贡举。第三场考试华,杜公在“庭参”时对众考生说:“当今皇上,误用我这个德薄才劣之人,命我知贡举,为国家社稷选拔真正的栋梁之才。诸位学士都是当今的英才俊杰,到底该定哪些为进士,谁能来帮助我?”
当时参试“入策”的有五百多人,没有人敢站出来发表意见。这时,来自四川阆中七十多岁的尹枢,挺身而出说:“我非大才,但愿意尽力”。杜公很高兴,请尹枢上来,给他纸笔,请他阅卷评定。尹枢提笔很快评完,每评一卷,大声念出姓名和评语。自始至终,满庭士子众口一词称赞尹枢公道。
杜公阅后非常感谢,让他写上状元名字。尹枢说:“状元非老夫不可。”杜公大奇,欣然命他亲笔写上自己的姓名。于是,尹枢便成为本科三十名进士之首,考官和参试考生也都公认状元非他莫属,自放状元遂成为千古佳话。
唯一女状元
太平天国一八五三年攻下南京建立政权后,即开科取士,还破天荒地专设女科,选拔出女状元傅善祥,女榜眼钟秀英、女采花林丽花。此举在中国科举史上添写了闪光的一笔,在妇女运动史上,亦无愧是耀眼的篇章。
傅善祥,金陵(今南京)人,生于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年)。其父是落第秀才,当书吏谋生,视善祥为掌上明珠。傅善祥三岁能背许多诗词,十九岁这年,她应女科一举夺魁,天王洪秀全赐锦衣骑马游街三日,天京(南京)为之轰动。中状元后,开初任东王(杨秀清)府记室(秘书),后升任殿前左丞相。她曾写《安民策》,建议洪秀全全力北伐,彻底推翻满清,迁国都于北京。但是,忙于建宫室、选后妃的天王没有采纳她的意见。不久,太平天国发生内讧,傅善祥在诸王混杀中消失,下落不明。
傅善祥这位奇女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