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上海挖腰包,全国人民享受(图)

发表:2010-10-04 22:2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上海和北京不同,北京是全国唯一的首都。2008年北京办奥运时,全国人民出钱,北京风光;而2010年,上海自己挖腰包,全国人民享受。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世博给上海带来了什麽》说,“事实上,世博会本身并没有给上海带来什麽变化,它只是成了一举落实大批投资的藉口,十年计划压缩成了三丶四年的计划”。

一家画廊举办了一次意在恶搞世博会的展览,核心展品是陈航峰的“泡沫城市丶泡沫生活”(这与“赔掉城市,赔掉生活”异曲同工):一个铁丝笼子里放着一台机器,定时喷出肥皂泡,在笼子里四处飘散,碰到铁丝网就破裂。

本来,上海人就容易遭其他地方的人嫉妒,这次,上海要当冤大头,全国人民高兴还来不及。

可以预见的是:整整六个月,其他省市自治区的负责人到上海,上海党政领导必须迎来接送,不可怠慢;而其他省市自治区的党政机构派人到上海参观,上海也得让对口部门接待。稍有闪失,就会遭外省市有关人员埋怨。

更不用说,还有中央的数不清的党丶政丶军,工丶青丶妇机构呢?既然是举国盛事,举世瞩目,从部长到处长,这是多好的理由去看看热闹丶见见世面?上级机关来人,上海的对口机关再忙,也不能说拒之不理吧!宴请吃喝是起码的,还得绞尽脑汁设计一些别致的接待项目。据上海市有关人士透露,世博会尚未开幕,就让上海各级领导人丶各个机关十分头疼,接待日程表和财政预算表都要胀破了。世博给上海党政机构的人力和财力带来的负担,岂是“沉重”二字所能描绘的!

负担不是光政府得承受,老百姓也叫苦连天。按照预计,每天有40万人流动人口进进出出,必将对上海的各种设施丶市民的日常生活构成严峻挑战。而有外地亲友的民衆,更加心惊肉跳,亲友要来上海共襄盛举,全家都得做好打地铺的准备。有人想索性出外旅游躲过风头,但不像奥运只有一个月,世博是整整半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本来,世博会是在黄菊丶徐匡迪及陈良宇时代争得的举办权,现在变成俞正声出风头的机会,而上海市的各级班子大多还是黄菊丶陈良宇留下的人马,他们视俞正声为外来户,根本和他们不一条心,不是想给上海和上海人干事谋利益,而是想向中央邀功请赏;不是将上海民衆的感受放在首位,而是以“重塑上海所代表中国的形象”爲名,塑造自己的形象。於是这些官员什麽事情都不积极,想看俞正声的笑话。

而俞正声也确实对城市已经不是过去单一管理模式的局面不甚了然,爲了缓解市民的怨气,使民衆“享受到世博的实惠”,他决定向每家市民赠送包括门票和其它补贴在内的“世博大礼包”。但他却对上海市民普遍人户分离的现象估计不足,怎麽认定发放对象,如何发到市民手中?闹得区丶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层层鷄飞狗跳。直到世博开幕後,才制定好方案,决定将按照实际居住地原则发放,而不受户口所在地限制。从5月15日起,从浦东新区等5个县区开始,由居委会派专人上门发放。


游客打着太阳伞排队等候进入场馆。

“上海是个没什麽文化的地方”

上海世博,也同北京奥运一样,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面子工程。网上流传了博客写手韩寒的一篇答记者问,语气调侃,不乏锋芒:

最近,老是有媒体要关於世博会采访我,我觉得很为难,如果我赞美他吧,估计我良心不安,如果我批评他吧,估计我寝食不安。

1,你觉得世博会会给上海,给中国带来一些什麽?你能用什麽来比喻一下世博会呢?
答:我觉得不是世博会会给中国带来什麽,而是中国会给世博会带来什麽。因为本来世博会并不是一个规模如此大的展会,随着资讯的流通越来越便捷,世博会正在渐渐式微,是中国将世博会升格了。如果一定要比喻的话,有点像某些在国内非常火的品牌,经过了宣传,你穿在身上觉得牛逼的不行,奢华的不行,出国一打听,原来是二线的。

2,那你如何评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呢?

答:我认为海宝是一个让人非常头疼的东西,暂且不说海宝的形象如何,但是当时大家看到的海宝都是平面的,这给那些要将海宝立体化的人出了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那就是海宝的背面究竟应该是怎麽样的,海宝有没有尾巴,有没有屁股,有没有股沟,这些都是未知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在城市中矗立的海宝雕像,正面都是一样的,但是背面你可以发现,有的海宝没有股沟,有的海宝有股沟。但是最近以没有股沟的海宝居多,因为“股沟”已经宣布离开中国了。

3,世博会的会馆等结束以後就要拆除,你认为这个浪费麽?

答:我认为不浪费,当时动迁,我们国家自己建设会馆,帮别的国家建设会馆,杂七杂八政府花了不少钱,这些会馆留在上海也没有用,也不能当成政府办公楼,拆了平整平整,好把这一大块地给卖了做房地产,所以到最後,其实这届世博会既不是政府开的,也不是企业开的,而是房奴和炒房客们开的。

4,那既然如此,为什麽政府还要留下几个展馆不做拆除呢?

答:当然不能全拆了,全拆了这块地就不能叫“世博板块”了,到时候就卖不出一个好价钱。

5,有一些人反应世博会期间,外地车辆进上海,需要排队检查,经常拥堵几公里,排队两三个小时,你认为有更好的办法麽?

答:这个我也没有办法,因为政府防贼,防恐怖分子,防反动势力和防老百姓这四防是处在同一个安全标准的,虽然我也不好说每辆车每个人都安检到底是在防谁,但是我知道如果我是坏人,我一定不会乖乖的在安检口抱着炸弹等着接受检查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边界不像国界线那麽严密,很可能相隔的就是一块稻田,有心的话很容易进出,我不认为这样的安检能检查出一些执意要干坏事的人。但也许政府觉得这样显得比较有威慑力,让坏人闻风丧胆,那大家就活该排队吧。
但是无论如何,我都支持更好的安保,只要你政府估算好了得失,我愿意接受任何的安全检查。为了世博会,这个城市已经有不少人被工程车辆所害,所以我不希望再有任何人的生命会因此堪忧。

6,你认为世博会会为上海吸引多少的游客?

答:这个我不好说,专程为此而去和顺便到此一游是不一样的。官方说这半年里会有六千万人次来到上海,不过我估计,上海本身就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城市,就算没有世博会,在那半年里也会有五千九百万人次因为别的事情来此来到上海吧。反正如果我去国外旅游,这个国家正在举办不举办世博会并不对我的行程产生任何决定性的影响,可能外国人没见过什麽世面,都想来看看吧。当然,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是期待世博会的,他们都希望去看看,这些我也非常理解。世博会的场面应该会很大的,因为中国人天生都喜欢赶集,车展都有那麽多人看呢。当然,我也非常能理解很多上海人希望世博会早日召开,因为如果有很多外国游客或者外地游客的话,他们可以展示给游客们看,我们上海是多麽厉害的一个城市,房价五万一米,停车20块钱一小时,油价超过一美元一升,看病吃饭坐车买东西什麽都贵,生活成本是你们的五倍,工资是你们的五分之一,但我们活下来了,还欢天喜地高高兴兴的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他们才是这个城市里最牛逼的展览品。我建议挑选一些市民代表作为艺术品陈列在中国馆里。

7,如何评价上海这个城市。

答:我出生在这里,我始终热爱这里,希望这个城市真正美好,虽然我的老家已经被严重的污染所占领。公正的说,如果你有钱,上海是个好地方,无论是购物,规模,消费,玩乐,上海都不错。从经济上,总体来说,这里是冒险家的乐园,这里是老百姓的地狱。
但是,上海是一个没有什麽文化的地方。别的国家大都市,你可以说,我们这里有什麽建筑,什麽酒店,什麽大街,什麽豪宅,这些上海市的领导也可以自豪的宣布,我们这里也有,但当人家要说,我们这里有什麽作家,什麽导演,什麽艺术家,什麽艺术展,什麽电影节,上海的领导就没话说了。

8,为什麽会造成这种状况呢?

答:发展真正的文化就必须放开尺度,放开尺度必然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必然开启民智,这是多麽糟糕的一件事情啊。

9,官方一会说转基因食品无害,一会说要严禁在世博园区里出现转基因的食品以免外国人误食,这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歧视麽?

答:胡说,这明明是一种自信,是对我们中国人虎躯的一种自信,我们天天呼吸着这样的空气喝着这样的水,都是大风大浪里过来的,人家老外喝一口农药就死了,我们要喝三口才死。所以你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韩寒的文章未必那麽准确,如“生活成本是你们的五倍,工资是你们的五分之一”,可能与实际有所差距,却多少表达了上海人面对世博的复杂心态。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明镜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