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社科院一位专家称,CPI上行不能完全等同于通货膨胀。水、电、燃等价格改革是导致CPI增长的主要原因。物价上涨不能全怪宽松的货币政策,应正确选择货币政策,不可贸然改变。
8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环比上涨0.6%,创22个月以来的新高。8月CPI上涨3.5%。综合来看,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对新涨价的因素贡献了70%左右。而且,基于当前的负利率以及预期,CPI近期仍将徘徊在3%左右的水平。对此,某些官员和专家或许觉得不以为然,CPI上行怎能和通货膨胀画等号呢?但笔者认为,该轮物价上涨绝非农产品涨价表面显示的那么简单,其背后的动力是持续的经济高增长。因此,对8月份CPI创22个月以来的新高,决不能停留在对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的这样一个认识上去,作为政府官员和政府智囊的专家绝不应该坐在书斋里“纵论历史”。
物价攀升再度成为社会各界的敏感话题。老百姓这两年对经济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物价上涨。8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不仅创下年内新高,也是自2008年11月份以来的新高。中国食品消费占全部消费的权重基本在35%以上,而发达国家却不足20%。从老百姓的经验看,往年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瓜果蔬菜鸡鸭鱼肉的廉价会让人不好意思讨价还价,但今年呢?粮食同比上涨12%,鲜菜同比上涨19.2%,猪肉价格环比上涨了9%,鲜蛋上涨了7.5%,就连大蒜、生姜、绿豆很多民众都“望尘莫及”。
事实上,CPI涨幅去年底以来就持续走高,在今年2月份达到2.7%的高点超过了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居民实际存款利率由正转负。CPI在8月份达到3.5%后,居民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贬值达到1.25%。换言之,我们存1万元,一年后缩水就超过125元。从这个层面来说,通货膨胀自我强化已势在必行,绝不会因为某些专家或者官员“拍胸脯”和“解释”就消失。由于物价持续上涨,特别是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涨价幅度最大,很多民众已经形成了很强的通胀预期。
当然,对于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创22个月以来的新高,我们可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无论使用何种分析逻辑,有一点是可以确定,我们不能忽视通胀的恶果,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更有责任警惕因物价上涨所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事实也胜于雄辩。上世纪90年上半期,中国曾遭遇严重的通过膨胀,至今老百姓还心有余悸。对此,达官显贵无需背负历史责任,专家学者也无需背负历史责任,投机者更不需要背负历史责任。但是,通胀的恶果却最终由普通的民众来忍受。
油价涨了,水价涨了,蔬菜涨了,更别提房价和金价了。日前,某国内著名财经网站对普通市民进行了一项“你认为通胀离我们多远”的调查,结果显示,51.9%的投票者认为通胀早已开始,且已处于中期;有42%的投票者认为“即将开始,离我们不远了”;只有6.1%的人认为“不会到来”。因此,我们必须对未来可能来临的通货膨胀高度关注,未雨绸缪。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证券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