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自然灾害” --风调雨顺的三年(图)

作者:金辉 发表:2010-09-12 19:0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从大跃进到“年自然灾害”(网路图片)


“三年自然灾害”已经成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习惯词组。无论过来人还是没有亲历过的人,提到1959~1961年间发生在中国大陆的那场灾难,都会首先想到或说起“自然灾害”。从当年的传媒报道、党政文件到后来的各种说法,几乎无一例外地证明着和重复着这一“无可怀疑”的事实。

话语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它甚至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们亲身经历的烙印。虽然任何思维正常的人在当时都知道那三年不是因为自然灾害,或者主要不是因为自然灾害,但是“三年自然灾害”一旦成为习惯廉洁,重复几十年,便进入了人们的潜意识,以至人们会不自觉地怀疑是不是自己搞错了。

“三年自然灾害”似乎已经成了历史的定论。

在这里,笔者却想对这个无人怀疑的神话问上一问:那三年果真是“自然灾害”么?

若问那三年有自然灾害吗?当然有的,中国地阔天长,不可能每一寸土地每年都风调雨顺。若再问自然灾害严重吗?答案大概是否定的。远的不说,单看近40多年,其间大规模的严重的洪水、干旱、飓风、海啸、地震、霜、冻、雹、蝗灾等自然灾害,那三年能独占哪一项呢?可以说一项也没有,有的只是“三年自然灾害”那么一个笼统的习惯说法。

80年代起,中国国家统计局颁布的“自然灾害受灾和成灾面积”表,似乎为“三年自然灾害”这一说法提供了具体而权威的证据。请看笔者摘录的表1。 

表1    部分年度全国自然灾害受灾和成灾面积及粮食总产量

年份

自然
灾害

成灾
面积

水灾

旱灾

粮食
总产量

 

受灾
面积

 

受灾
面积

成灾
面积

受灾
面积

成灾
面积

1954

1956

18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72

2145

2219

2915

3096

4463

6546

6175

3718

3218

2164

2080

4046

1259

1523

1498

782

1373

2498

2883

1667

2002

1264

1122

1718

1613

1438

808

428

481

1016

887

981

1407

1493

559

408

1131

1099

603

144

182

498

540

632

1048

1004

281

126

299

313

1721

2236

3381

3813

3785

2081

1687

422

1363

3070

26

206

740

503

1117

1618

1865

869

902

142

811

1361

16952

19275

19505

20000

17000

14350

14750

16000

17000

18750

19453

24048

 

说明一下读表1对年份的选择。除了1959~1961年这三年外,还摘录了其前和其后的各三年,即1956~1958年、1962~1964年,同 时又选了气象界和减灾界公认的三个大灾年,即长江流域大水的1954年、全国大旱的1965年和1972年。

从表1看,1959~1961年全国的自然灾害确实是相当严重的,尤其是1960年和1961年,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都远远高于其他任何正常年份或是灾年。然而,这还仅仅是一个方面,更要命的是灾害的后果——粮食减产。从1959~1961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大幅度减产。1959年,全国粮食 总产量17000万吨,比1958年锐减15%;1960年总产量比上年再递减15.6%,只有14350万吨;1961年比1960年虽然稍有增加,也仅仅为1958年的74%。自然灾害的后果如此之严重,粮食减产的幅度如此之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本来是个灾害大国,按《中国统计年鉴(1984)》公布的数字计算,在1949~1983年间,其中31年的年均受宵面积为3273万公顷,32年的年均成灾面积为1295万公顷。也就是说,一年中全国若有1000余万公顷耕地的“农作物产量比常年减产30%以上”,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灾年”, 而只是“正常”的。即使如此,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却在频繁的自然灾害中实现了稳步增长。

如果除去1959~1961年那三年,从1949~1983年,全国的粮食总产量基本上是逐年递增的趋势。只有1968、1972、1977和1980这4个年头的产量比上年稍有减少,减产的幅度高者为4%(1968年),低者为1.3%(1977年)。上述各年的成灾面积,1972年为1718万公顷,1977年为1516万公顷,1980年为2232万公顷(1968年的数字缺),都高于或大大高于1959年的成灾面积,或者说灾情至 少比1959年严重得多。而1980年的成灾面积,已经接近1960年的灾情。但是这些年与那三年比起来。粮食的减产则是微乎其微的。

再看其他一些年份。若以1959~1961年的平均成灾面积为100,则1956年为68,1957年为67,1962年为74,1963年为89,1978年为97,1979年为67,1981年为83,1982年和1983年都为72。就灾情讲,这些年都是相当严重的,都超过了1959年的水平。但这些年的粮食总产量不仅没有比上年减少,而且都增加了。在上述9个年头中,有6年都是创造了粮食总产量的历史最好水平。

通观新中国自然灾害与粮食产量的概况,说明在大多数年份,自然灾害及成灾面积并不能直接决定粮食收成的丰与歉。只有1959~1961年这三年是“不同寻常”的例外。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灾害并非导致三年灾难的主要因素。或者说,那三年的自然灾害不足以、也不应该使粮食减产那么多。

其实,从气象水文概率和统计学上说,三年灾难的原因不要说完全推给自然灾害,就是“三分天灾”,也不具备充分条件。

这里有一份《全国各地历年旱涝等级资料表(1895~1979)》。该表是由国内一批著名的气象水文科学根据全国120个水文站点历年的水文气象档案 资料编制的,逐年清楚地记录下了这80年间全国及各地的旱涝态势。

《全国各地历年旱涝等级资料表(1895~1979)》将每一年度的旱涝状况统一划分为5个等级,即1度为涝,2度为偏涝,3度为正常或旱涝相当,4度偏旱,5度为旱。笔者将其中一些年度的数据综合整理为表2,选择的年份与表1相同。为了使情况一目了然,表2对原表中的旱涝等级做了符号意义上的对应调整,其中:涝由1度改为-2度,偏涝由2度改为-1度,正常或旱涝相当由3度改为0度,偏旱由4度改为1度,旱由5度改为2度。一般而言,-2度的涝和2度的旱,为气象水文意义上的灾害气候。

表2    全国各地历年旱涝等级资料表(1895~1979)

 年份

-2度站

(涝)

-1度站

(偏涝)

0度 站

(正常)

1度 站

(偏旱)

2度 站

(旱)

120个站

总指数

全国

平均指数

1954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72

41

29

15

20

13

14

12

23

17

28

6

5

29

33

17

27

34

21

36

27

28

34

9

12

26

30

35

35

35

33

28

38

21

25

30

26

16

20

34

30

25

44

29

22

33

25

34

35

8

8

19

8

13

8

15

10

21

8

41

42

-79

-55

+25

-21

-9

+11

-1

-31

+13

-49

+95

+97

-0.658

-0.458

+0.208

-0.175

-0.075

+0.092

-0.008

-0.258

+0.108

-0.408

+0.792

+0.808

表中的总指数和平均指数越趋近于0,则说明全国的旱涝大势越接近于旱涝相当或是不是不涝的正常年景。当然这里边也包含了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以及南涝北旱等各种情况的相互抵消。但是各度站的具体数字,则使这一统计更接近于真实的准确情况。

尽管人们一直在说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是“严重干旱”,可是这种说法却得不到科学统计数据的支持。

表2显示,1959~1961年间,中国大地风调雨顺,全国的旱涝态势相当正常。并且,其正常的程度甚至令人吃惊。

1959年总指数为-9,平均指数为-0.075,其中旱的2度站为13个,它们是长治、洛阳、郑州、信阳、德州、临沂、荷泽、苏州、宜昌、汉中、安 康、万县和昌都;偏旱的1度站为25个。2度站、1度站合38个。涝的-2度站13个。旱、涝站合计个,为总站数的1/5强。

1960年总指数为+11,平均指数+0.092,其中旱的2度站仅8个,即大同、临汾、状州、屯溪、邵阳、百色、汉中和铜仁;偏旱的1度站为44 个。2度站、1度站合计个,说明1960年偏旱的地区较常年为多。涝的度站14个。旱、涝站合计22个,不到总站数的1/5。

1961合年总指数为-1,平均指数0.008,其中旱的2度站15个,开原、沈阳、朝阳、赤峰、南阳、信阳、济南、安庆、郧县、沅陵、喀什、康定、 重庆、铜仁和贵阳;偏旱的1度站29个。2度站和1度站合计稍超出总站数的1/3。涝的-2度站个。旱、涝站合计27个,不到总站数的1/4。

不论是从总指数、平均指数看,还是从2度和1度站、2度站和-2度站所占的比例看,也不论是单独看其中一年,还是看三年平均值,1959~1961年都可以说确实是“正常年景”。它甚至比公认的风调雨顺的1957年(总指数+27,平均指数+0.208)和1958年(总指数-21,平均指数-0.175)更为接近旱涝相当或不旱不涝的正常指标——0。尤其是接连三年平均指数仅为+0.003,这在《全国各地历年旱涝等级资料表(1895~1979)》上,再也找不出第二组来。

我们还可以比较真正大涝大旱的年份。1954年大水成灾,总指数达-79,平均指数为-0.658,仅涝的-2度站达到41个,就超过了总站数的1/3;另外还有29个偏涝的-1度站。而1965年和1972年则是真正的大旱年,总指数分别高达+95、+97,平均指数分别为+0.792 和+0.808,旱的2度站也都超过了总站数的1/3,分别是41个和42个;偏旱的1度站还分别为34个和35个。

我们再看与1959~1961年相邻的两个三年:1956~1958年、1962~1964年。这6年中的任何一年的总指数、平均指数,以及旱、涝站 的合计数,都要比三年灾难中的任何一年要高。1962~1964年这三年被称为“三年恢复时期”,尽管这三年的气象水文条件大不如1959~1961年, 并且它又是在三年灾难的巨大废墟上艰难起步的,但这三年的农业还是实现了连年增产,整个国民经济也从三年灾难时期的近乎崩溃状态得到了复苏。

不论与其他任何灾年或是常年比较,1959~1961年三年灾难时期全国的气候都可以说是天公作美,甚或“历史上的最好时期”。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中说:

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毛泽东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领导同志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同志的批判,进而在全党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这场斗争在政治上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在经济上打断了纠正“右”倾错误的进程,使错误延续了更长时间。主要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 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

笔者认为,《旱涝待级资料统计表》比《受灾和成灾面积表》更能准确地说明本来意义上的自然灾害的真实情况。实际情况是,在1959~1961年间,导致“农作物产量比常年减产30%以上”的成灾面积中,起主要作用的根本不是什么自然灾害,而是左倾狂热及其指挥下的9000万人去炼钢铁、大办食堂和“共 产风”使人们无心收割庄稼、“大兵团作点”和瞎指挥的穷折腾,以及农业劳动力大量死亡和患病等等。正是这些人为因素直接和决定性地造成了三年灾难。它显然 不是什么“自然灾害”。

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神话该结束了。

 

(原题:风调雨顺的三年)



来源:《方法》1998年第10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