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配图)
9月下旬是大闸蟹开始上市季节,就在老饕们望穿秋水之际,有关大闸蟹是吃避孕药、抗生素及动物腐尸长大的传闻已经在大陆网民之间流传。广州日报为此走访专家试图还原真相。
广州日报记者首先走访业内行家。从事螃蟹批发多年的张先生表示,江苏一带的湖蟹、特别是出口蟹较令人放心。
他说,由于盛产大闸蟹的阳澄湖和太湖属于有活水的湖泊,湖水是流动的,即使把死猫死狗等动物尸体丢进去喂蟹,也很快会被水冲走。而且,江苏蟹是大陆内地唯一出口到港澳地区和国外的螃蟹,官方的检验检疫很严格,不仅要抽查螃蟹品质,连水质都要监控。
但对于非属出口的螃蟹,像近两年出现的湖北蟹、山东蟹等,张先生就表示“不便置评”。
专营螃蟹出口的杨老板则表示,太湖蟹有三种:一种在太湖有螃蟹养殖场的(主要集中在东太湖段),水质最优良,由大品牌垄断;一种在太湖边引太湖活水养殖;还有一种则是抽取太湖水到蟹塘中养殖长大。
他说,这三种都算是太湖蟹,不过第一种的商家对质量监控比较严格,会主动要求检疫部门对螃蟹进行检验检疫,甚至包括土霉素、氯霉素、重金属、孔雀石绿残留等不属于常规检验的项目。
业内人士透露,比较令人担心的是塘蟹。由于蟹塘里并非流动活水,螃蟹产生的排泄物及腐烂的饲料会令水体浑浊滋生细菌,难免要使用大量消毒剂及抗生素。
同时,为将本求利,不少蟹塘每亩养殖多达1万只,较湖蟹每亩800到1000只的密度高出许多,更令水质浑浊,恶性循环。
报导指出,最令人忧心的是,中国目前对于内销的螃蟹(含大闸蟹)欠缺专属的检验检疫国家标准,目前仍大致沿用2002年12月公布施行的中国农业部“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公告中规定的20种药物在水产品里最大残留限量。
不过,上述限量标准并非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国家标准。而且,市场商家主动出示相关检验合格证明的似乎并不多见。
对于令人忧心的大闸蟹检验检疫问题,广州市农业局主管表示,大闸蟹在进入广州市场前,都会经过产地检测,尤其最近为了迎接亚运,在检验问题上会更为重视。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