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设人大代表个人工作室 阻塞民意反馈渠道(组图)

发表:2010-08-26 01:5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图片:中国的人大代表如同沉睡的大象大而无用 (心语制作)

施行了18年的《中国人大代表法》首次修订,草案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规定代表不得设个人工作室,有评论认为,这会更加阻塞民意反馈渠道,也与人大代表专职化趋势背道而驰。 以下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

正在北京召开的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代表法作出若干修改草案,增加对人民代表罢免的条款,包括针对代表因刑事案件被羁押正在受到侦查、起诉、审判的;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服刑的,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可以依法予以罢免。更引人注目的修改部分是规定人大代表不得设置个人工作室,不能脱离各自的生产和工作岗位。

法律学者滕彪对此项修改建议向本台表示:“我认为他没有理由限制人大代表来设立工作室,本来代表就是从民众中选出,对民众负责的,选出来之后民众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找代表来反映。有一些民间独立候选人竞选成功后会和选民接触多一些,所以也设立办公室,像吴青、许志永等都有自己的办公室,我想增加这样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和限制民间的代表民意的人大代表和选民更多的接触。”

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一些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透过不同渠道来增加与选民沟通,并反馈民意,于是在一些地方探索设立了“人大代表个人工作室”,受到广泛关注。今年7月15日,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调元镇专职人大代表工作室挂牌成立,专职人大代表罗刚模正式上任。6月24日起,罗江县调元镇、御营镇先后成立了专职人大代表工作室,接待选区来访群众,收集民意。

图片:罗刚模等人专职人大代表可能很快被叫停 (心语制作)

曾任湖北地方人大代表的姚立法告诉本台记者:“中国当局害怕代表人民说话的人得到人民的拥护,所以说他们不允许设立代表的个人工作室,代表的专职化、职业化是一个趋势,人大代表是专职的,不应是兼职的。”

中国各界对促进人大代表专职化的“个人工作室”方式都抱有很多期待。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问题研究所主任于建嵘曾经发表标题为“专职人大代表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创新”的文章,他认为,“在社会矛盾多发、缺少表达渠道的现状下,人大代表工作室可以增加全国人民对党和国家的信心,对政权合法性大有益处。”

除了四川省罗江县之外,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也出现人大代表工作室。而在几年前,港区人大代表叶国谦也曾建议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考虑在香港特区设立港区人大代表公开办事处,让人大代表能够定期会见市民,处理与大陆有关的投诉。

此次代表法修正草案虽然还需要最终审议通过,但是已经是明确叫停人大代表工作室的方式,引发了公众对政治改革的进一步质疑。在政府部门从事法务工作的段先生向本台表示,“可能有一些人大代表或者民意代表他们确实已经发挥了一些不错的作用,因此使得官方觉得有必要进行限制,这一点让我想起了冯正虎先生,他提出来要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访民去找人大代表反映。现在(这个修订)也是一种回应吧,是对民间的一种负面的回应,民间希望和人大代表沟通,由他们来反映民情,结果官方就把路堵死,这正好是背道而驰的做法。”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