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涟:“东亚共同体”又成海市蜃楼

发表:2010-07-29 10: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作者为旅美中国经济专家与评论家,美国《商业周刊》1999年评为“亚洲之星”。其著作《现代化的陷阱》一书被推选为“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

去年9月,中日韩外交首长在中国上海举行会议,讨论朝鲜核问题,以及日本所提议的东亚共同体。Getty Images

6月以来,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不太平”已由数次规模不一的军演充分展现:6月14日,美日两国在中国南海举行代号“太平洋伙伴2010”的联合人道主义救援演习;6月23日美日韩等共同参与的14国军演开始。对于上述行动,中国方面很明确地指出是“剑指中国”。针对每年例行的美韩黄海联合军演,7月初中国东海舰队组织由数十艘舰艇和十余架战机组成的大型海空编队实弹演练,以示威慑。

所有这些,表明近年来由中日两国手挥琵琶共同弹奏的“东亚共同体”弦歌声断,续梦无期。

东亚共同体的愿景与南海海域阴影

自从欧盟诞生之后,日本就一直在与中国商谈,希望用“东亚共同体”这一梦想构筑亚洲新秩序。尽管这个共同体到底包括哪些国家还未确定,比如共同体是否只有中日韩三国,还是要包括台湾并向东南亚其他国家延伸等,都还需要商榷。但日本与中国似乎都不想讨论这些问题,只管预作构想。早在2005年,东亚地区货币及金融一体化的合作前景和路线图就被亚洲开发银行勾勒出来,几乎每隔一两年就由亚洲开发银行充满乐观情绪地预告一次。但这个“东亚共同体”的两国联奏曲弹了又弹,始终是曲终人散,好梦难成。

这次南海海域烟硝密布,表明中国与日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长期以来在钓鱼岛和南沙群岛的归属问题上的分歧明朗化。以往中国对南海争端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实际上这只是针对南海资源开发与合作的某种权宜方案,北京并未因此改变“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原则不容妥协”的立场。最近一年来北京多次敦促美方要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据日本共同社报导,今年3月,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访华,与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外长杨洁篪等举行会谈时,北京方面首次表明立场,称南海是关系到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

有了南海问题,东亚共同体的愿景变得越来越模糊。

东亚共同体到底存在多少重障碍?

以中日韩三国合作为杠杆推动东亚共同体建设,至少有几个障碍需要跨越:
最大的障碍首先就是中日两国各自的盘算不同。在中国的东亚邻国当中,与中国经济联系最多的莫过于日本了。一方面,中日贸易关系密切。据日本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编辑的《日本经济蓝皮书2010》数据,2009年中日贸易额为2,288.5亿美元,继续保持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居欧盟、美国之后。从投资领域来看,2009年全年投资项目数为1,275个,实际到位金额达41.1亿美元,增长12.4%。另一方面,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增长极快,大型并购项目增多。据日本企业信用调查机构“帝国资料库”7月9日公布,截至2010年6月,已有611家日企接受中国企业投资,是5年前同期统计数据的2.6倍。

但即使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如此紧密,日本人对中国仍然不放心。中国第一季度购买了5,177亿日元的4个月偿还期的日本短期国债与234亿日元的5至10年的中长期国债。中国大幅增购日本国债的消息立即引起不少人警惕,有网民发表“日本也要被中国热钱玩弄吗”的文章,说日本国内消化国债出现黄信号时,登场的却是日本不想期待的“救世主”,因为凡事政治挂帅的中国玩弄美国后,现在准备继续以热钱玩弄日本。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主席研究员熊野英生也说,如果外国因某种原因抛售日本国债的话,对日本经济很危险。

在所有与中国有关的事情上,日本都抱持这种既欢迎又怀疑警惕之态。再加上日本侵华战争历史及东海领域之争等敏感问题、能否构筑长期稳定的战略互惠关系将成为影响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关键。

谁来当东亚共同体的领导人?

虽然中日两国迄今为止都未提出这个问题,但并不等于这个问题不存在。日本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自然希望自己来当领头雁,恢复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全盛时期一度以日本为领头雁带动东亚发展的雁型模式。但现在日本无论是国力还是声望,只能说是有心无力,难以担此重任,而且日本当亚洲领头雁根本不符合中国的愿望。

中国也无担当亚洲“带头大哥”的可能性。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还远没发展到可以带动整个东亚发展的地步。中国也明白日本不会只提出并促成一个东亚共同体,却让中国来主导。

更何况,东亚共同体那些未来可能的成员国接受谁当“带头大哥”也是问题。中日两国均缺乏道义形象,日本是历史欠债,中国则既有毛泽东输出革命带来的灾难(如红色高棉),也有现实的巨大压迫感。亚洲各国不希望这两国任何一国成为亚洲的“太阳”。

除此之外,在亚洲国家当中不可不考虑东盟因素。以中日韩合作为推动力的东亚共同体必然弱化目前的东盟系列峰会的作用,因而会引起东盟国家的疑虑。如果东盟各国不能跟进的话,即使中日韩三国合作不断深化,最终建立的也只是东北亚共同体,而不是东亚共同体。

东亚共同体与美国太平洋战略的冲突

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亚共同体,本质上与以美国为平衡者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存在主导权之争。日本构想“东亚共同体”蓝图时,显然想将美国排除在外,这与美国的太平洋战略发生严重的利害冲突。

日本对〈日美安保条约〉的态度一直是矛盾的。该条约以“维持远东地区国际和平与安全”为目的赋予美军广泛权利。日本一方面希望藉此条约获得安全保障,但又担心美军参与外部争端时,将驻日美军基地作为后勤基地而无限制地使用,因而将日本牵连进去。

美国的一贯立场是: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国家,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地区都是美军太平洋总部辖区,地理范围广大,东西跨太平洋、印度洋,南北分抵两极。该区基地数量仅次于欧洲,占美军海外基地的42.7%。7个基地群呈三线配置:阿拉斯加基地群、东北亚基地群、东南亚基地群和印度洋基地群形成“岛链”式的前沿基地;关岛基地群和澳新基地群构成中间基地;夏威夷群岛基地群既是中继基地,又是美国本土防御的前哨基地。

此外,阿富汗战争后,美国又着手在中亚建立基地群。基于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格局,美国认为,任何亚洲的多边机制都应该邀请美国参加。如果说东亚共同体不包括美国,那么会给美日之间造成摩擦。日本能否处理好东亚共同体与美日同盟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东亚共同体的未来命运。

事实证明,日本并无处理好日美关系的能力。离职不久的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其上台前为争取选民支持,提出要把日本的外交重点从美国转移到亚洲,重新调整日美关系、让美军基地从冲绳搬出去等一系列吸引选票的政治口号。但其260天的短命执政经历证明,鸠山许诺的一切均无实现的可能。在普天间基地迁移问题上,鸠山陷入了既得罪美国也得罪冲绳选民的两面不讨好境地。之所以会如此,完全是亚洲局势与中国日益咄咄逼人的强势姿态,使得鸠山的“日中亲善”成了泡影。

此外,朝核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影响东亚共同体的棘手因素。离开美国这座硬靠山,东北亚的安全都成为问题。而中国方面也需要权衡利弊,在可预见到的一段时期之内并不想给美国造成以下印象,认为中国要把美国挤出亚洲。如果说东亚共同体没有美国,那么美国就会认为中国就是对美国的亚洲战略的一个威胁。

可以说,南海军演频频只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利益冲突的一个缩影。更不幸的是,这冲突还刚开始。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杂志67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