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生男孩似乎比生女孩好,很多人家都更愿意要男孩。但在现实生活中,中国一些父母有了男孩以后,又发现男孩难养,说要培养出一个自信,有责任感和坚强毅力的男孩子不是那么容易。确实,中国很多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面临学业,体质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危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读这种现象?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安培邀请重庆从事过教育工作十多年的穆家峪先生和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院的社会学者邓小刚教授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记者:“今天我们讨论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就是关于中国养男孩子的问题。现在中国的一些家长发现自己家的男孩子懒懒散散,没有责任心,不愿意吃苦奋斗。学校里说是也有一种阴盛阳衰的情况,中小学里面。说是有的小学里面调查,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积极分子,就这些所谓的好学生男生的比例很小,只有1,那女生就是5到8,就是很多。我现在请问国内的穆先生,您从事教育工作,你有注意到这种情况吗?有这个趋势吗?”
穆家峪先生:“我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了,这种情况在大陆是普遍性的,这是事实。”
记者:“您看到的这种情况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穆家峪先生:“就跟你知道的是一模一样的。小学、初中、甚至高中班干部里面、积极分子里面绝大部分是女孩子,少部分是男孩子。”
记者:“有的专家把这种情况分析成男孩子面临着一种危机,邓教授,你看可以这样说吗?”
邓教授:“在教育、体育、工作机会方面和一系列的法律和社会的关注,然后家长观念的改变。所以培养女孩子这种方法就变了。那么,几十年过来以后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美国的很多领域里面女性已经占了很大多数。世界性就是说当给与女性更多的机会,她们这种潜在的能量能够更多地发挥出来。所以反过来对怎样培养男孩子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记者:“这是邓小刚教授的观点,那么穆先生您怎么看中国的这些男孩子难养的根源呢?”
邓教授:“阴盛阳衰主要是指的男孩子的性格比较勇敢的东西不多,但是软弱的东西相对很多。第一个问题就是说中国在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的问题。一个家庭的话如果是男孩,就一个男孩,往往父母或者婆婆和爷爷,外祖母外祖父的溺爱,男孩子性格上勇敢刚烈的东西就少得多了,他在心理脆弱;还有中国的考试制度,比如说高考制度的话往往就造成大量的女性就去投身于师范的职业。从小学、初中这块儿的话教师大部分是女教师,而男孩子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的话他容易多多少少的一点女性化;第三个因素本来是心理的问题好像又和社会政治联系上来了。在中国大陆的话,在宪法范围内,在言论自由方面有些问题我看起来有些学生思维受到压制,他这样也不敢,那样也不敢,也要造成,这当然包括男孩子了,他们的一种柔弱。这三个因素是比较重要的三个因素。”
记者:“很清楚就是三个(因素):一个是家里的溺爱;一个是幼儿园、小学教师90%可能都是女性教师;还有一个就是言论造成的思想上的约束。邓教授,你怎么看这些观念?”
邓教授:“我也同意穆先生说的社会或者是家庭对子女的期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独生子女一般在你家里面的时候对男孩的期待值是要更高一些。但是为什么男孩女孩都是独生子女不利于男孩的成长?这到底是为什么?什么样的机制造成了这种?所以这应该做更多的研究去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另外一方面就是各种因素刚才穆先生也讲了,我觉得有一点就是中国太多的女教师,西方观点就是说榜样的作用吧,比如说男老师,父亲,特别有刚性的男人的那种榜样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在离婚的家庭里很多单亲的母亲可能就会对男性产生这种负面的影响,男的都不行,男的都是失败者。那么家庭里面如果母亲或者是妻子经常埋怨丈夫说丈夫是一个失败者,那么这样对孩子也没有好处。”
记者:“就是说如果是妈妈对父亲有一种蔑视的态度,对孩子就有影响?”
邓教授:“对,蔑视的态度,然后社会上本身从经济上来说男女都能够工作,都能够出去挣钱。那么男的这种优势就不那么明显,在家里面两个人地位都差不太多,那么有可能女的在中国这种环境下更强,由于多少年文化大革命,由于中国这种传统观念逐渐受到影响,各方面对中国就是说阴盛阳衰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只不过现在表现得更为突出而已。”
记者:“还有一点就是中国的有一位教育专家他写了一本书,叫做《拯救男孩》,他说中国男孩面临学业危机、体质危机、心理危机、社会危机,那么这些危机呢他说其中有个原因也可能跟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有关系。应试教育里面就导致一位好好学习的学生,这种情况下女孩比较容易做到,男孩好动、爱竞争、叛逆往往被看作是缺点。穆先生,你看这个有没有关系呢?”
穆先生:“两个都有关系。我觉得是这样的:应试教育的标准就是只顾着做题。看书做题来讲,高中以下的往往女孩子性格细心,她更适合于应试教育,所以说每年的高考或者中考都看得出来往往高分段的大部分都是女孩子。男孩子如果是比较好冒险的、好动的、好勇敢的或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这样一些男孩子,这种性格的不太适合于坐下来去应付考题。”
记者:“邓教授呢,你怎们看中国应试教育对男孩子性格的影响?”
邓教授:“男性和女性从生理上和精神上都有区别,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女孩子特别在意别人对她们的看法。那么在这个社会里面强调教育、强调你要考试考第一、你要去找一个好工作,加上中国这种应试环境有非常复杂的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的。我觉得应该发现在孩子们成长过程特别是男孩成长过程中需要哪些问题,具体的问题能够解决?如何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榜样?可能有时候父亲做不到,要找到他们可以信任的男性能够为他们做出榜样,怎么样处理事情?如果在困难的时候找一个他们非常相信的一个叔叔、伯伯或者很好的一个男人告诉他们怎么样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他们就会从这个跟别人交流当中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记者:“邓教授对帮助中国男孩子成长,化解这些危机提出了一些建议。那么穆先生您有什么好的想法?”
穆先生:“我比较悲观,悲观的原因还是前面讲的三点,社会的、家庭的和政治上的。就说计划生育的问题、应试教育、政治上的这些原因,我觉得这三点如果是解决不了的话我觉得我表示悲观,要培养他们的一些冒险的精神或者是勇敢的精神不容易办到。”
记者:“最后,我们来看一下针对中国男孩子这种情况呢杭州还出现一个专门的夏令营叫做‘西点男孩夏令营’。专门就是通过军事化的管理训练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甚至它还有用鞭子惩罚的这种措施。邓教授,这个您怎么看?”
邓教授:“如果是打孩子从家长本身的角度,从法律的角度讲都不大合适。要是打多了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心理上的长期的影响。孩子也学成人怎么解决问题。那么成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打,他长大了以后他也不会用其它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他也只会用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所以,应该是更全面的教育方法。”
记者:“谢谢二位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