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邮件系统瘫痪无法控制卫星。断电导致机场调度、交通、金融电算网陷入混乱。与核攻击相比,其危害性将更大,但犯罪主体确十分模糊……”
上月在美国出版的《网路战:对国家安全的下一个威胁及应对措施》中,讲述了全美国可在15分钟内陷入瘫痪的状况。该书的作者是哈佛甘乃迪学院教授理查-克拉克。从雷根到克林顿任总统期间,他一直担任美国白宫网路安全顾问。
美国安全理论家近日讨论的最大话题就是“网路战”。分析冷战时代的战略家正积极展开网路战的战略开发。曾担任美国前总统卡特的顾问的詹姆斯-法洛斯,近日在时事杂志《大西洋月刊》中表示:“如果中美战火燃起,那将是一场网路战。其实,现在网路战已经开始。”
实际上,这种举动十分紧迫。美国在今年年初出炉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QDR)报告中,将网路定为除陆、海、空、太空以外的第5个战场。此外,空军太空司令部于上月将网路战定为正式教学科目,并将目标定为,每年培养出400名网路作战人员。美国海军军官学校也投资1亿美元,正在建设网路战教育中心。
英国在情报局下属窃听机构——国家通信情报局(GCHQ)设立了网路战中心。不愿透露军事战略的中国也表示:“截至21世纪中期,将取得资讯化战争的胜利。”伊朗表示,我们已经具备世界第二的网路部队。《经济报》最新版报导说,俄罗斯、以色列和北韩等众多国家就网路战公开或非公开地进行应对。
网路战早已出现。2007年,爱沙尼亚的主要电算网遭到分散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因此陷入了瘫痪状态。对此专家们表示:“这是世界上第1场网路战。”2008年,美国对伊拉克和阿富汗展开作战时,统管作战的司令部机密网站也曾遭到攻击。很多专家认为,近日美国新一代战斗机F-35的资料遭黑客窃取,也是中国的一种网路攻击。
美国网路安全企业Mc Afee针对世界14个主要国家核心基础产业领域的600名IT、安保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受访者都相信,外国政府参与了网路攻击。威胁最大的国家是美国(36%)和中国(33%)。政府机构也重视网路战。这是因为,假如一名间谍能够窃取几本书左右的情报的话,一名黑客就能够窃取一座“图书馆”。
网路战正在动摇传统战争和战略概念。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在讨论,对同盟国的网路攻击,是否也能够成为共同防卫的根据。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考虑到网路战的危险性,国家之间有必要像对待常规武器和核武器一样,签署控制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