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死吧!”啪!啪!
5月7日,中国房地产界“大炮”任志强在大连的一次论坛中,刚一上台就遭到两只破皮鞋的攻击。“飞鞋”的是个20多岁的年轻人,据传闻是个“房奴”。这一颇具娱乐性的事件立刻被上升到“购房者与开发商矛盾”的高度,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
这时距离房地产“新国十条”颁布不到1个月,人们正期待着房价暴跌的来临。A股市场上,房地产股已然一泻千里。
然而麻利地躲过“飞鞋”袭击的任志强,继发表了批评新政的“万言书”之后,仍旧坚持着在很多人看来“欠扁”的观点。
“房价,我只能说长期看来只能是涨的,不可能是跌的。”在5月21日的一次采访中,任志强说道。
如此的坚持正符合任志强一贯的形象:倔强、狂妄、话糙理不糙。多年来他已经成为国人心中无法替代的符号,虽然在很多人眼中,任大炮的言论从感情上讲,实在是可恨多过可爱。
最欠扁的人物
任志强曾自我解嘲道:“中国人最想揍的人,我只能排第三。第一个是小泉,第二个是陈水扁。”现在小泉早已下台,陈水扁也进了监狱,那么任志强是否可以光荣当选中国人最想扁的头号“恶霸”呢?
一位与任志强打过交道的朋友告诉笔者,任曾私下里苦笑着说:“他们骂我是地主恶霸,其实我想当,还不够格。”
事实的确如此。华远地产市值不过几十亿,与业界领头羊万科的800亿市值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任志强年薪虽然号称内地上市公司最高,但也不过几百万(自称只拿到几十万),离中国首富更是十万八千里。而在这一两年“地皇”频发之时,据说任志强正为手中的“地荒”发愁。如此看来,任志强既不可能是社会贫富不均的原因,也不具备拉动房地产市场整体上涨的能力。那么,对他的争议从何而来呢?
他的绰号——“大炮”,或许能说明一切,任志强的言论简明扼要,杀伤力极大,每次“开火”都足以让一大批“房奴”脆弱的神经受伤。“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买不起房为什么不回农村?”、“穷人不应关注高房价”、“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他口中“穷人”、“富人”的划分,不仅让城市中买不起房的年轻白领气愤不已,也撩拨着社会敏感的道德底线。
财经作家吴晓波谈及任志强,曾为他过于刻薄的表达方式深感不安。他认为这将造成互相伤害的舆论互动,“最终造成一种紧张的公众讨论空间”。此言正点出了任志强遭遇的困境,他犀利的风格固然招来很多评价,但这些往往流于表面的谩骂或追捧,对他的理论本身鲜有建设性的提议,这恐怕也并非是任志强发表言论的初衷。
例如他说“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意思是住房属固定资产,代表着财富的积累,刚工作的年轻人想绕过积累这一步直接获得房产,实在有违经济规律。
又如他的名言“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后来他曾多次阐述,此言的意思并非穷人活该露宿街头,而是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应当由政府出面,通过分层次的保障性住房来解决,而不应转嫁到商品房开发商身上,这样会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其实细细分析起来,这些言论都包含着朴素而正确的经济学原理。正如著名社会学者张颐武所评价:“任总的话也不是都是错的,也有很多是真知灼见。你会发现他有很多话是做了真诚深刻的思考的。”
“不能没有任志强”
任志强将他“真诚深刻的思考”展现在世人面前,可以追溯到2000年。在那个很多人压根儿不知道什么叫“博客”的年代,任志强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博文《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基本思路》,用洋洋洒洒数万字,从历史与国际的角度全面剖析中国住房市场所处的阶段。在纲要中他写道:“21世纪前半个世纪中,城镇住房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生活消费品,住宅建设的速度将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并将同时带动其他生活产品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那时距离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决定停止实物分配住房已有两年。各路豪杰已然看到房地产业金光灿灿的前景,争夺地盘的战役暗涌不止。
那一年华润入股万科,最终迫使任志强带着华远的品牌另立门户。他这篇展望房地产美好前景的博文,恰似抛却往事再次冲锋的号角。
彼时,普通老百姓对这一切仍懵懂不知。数十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计划经济体系中实物分房的模式,对市场化价格毫无概念,房地产市场一片萧条,以至于政府不得不采取各项优惠措施来刺激住房消费。直到2002年,最后一套福利房分配完毕,房子的价格开始一路高涨。此时最早期的房地产投机客已经获利颇丰,而大部分人还在茫然地等待。
于是一群专家和民间神棍七嘴八舌提出各种意见,为老百姓指点迷津,看跌的观点永远都比看涨更受欢迎。某权威经济学家指出“北京房价要跌三成,上海要跌一半”;“房屋租售比”、“房价收入比”、“暴利垄断行业”等等成为热门术语,目的只是要证明:房价要降。而其中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刺耳声音,便是来自任志强。
“高档房供应过少,房价一定要涨。”在上上一轮“房地产新政”的2005年,“新国八条”出台,舆论普遍看跌之际,任志强在他的博客里斩钉截铁地写道。
事实如他所料。
中国房地产界并不缺乏有见地的人士,然而专家和舆论时常陷入集体性迷思,或许他们中有些人还沉湎于当年福利分房的海市蜃楼中无法自拔。而更有机会了解事情真相的房地产开发商们,或忙于攀登珠穆朗玛峰,或埋头做生意赚钱,很少像任志强这样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
潘石屹曾在微博中写道:“任志强他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没有他,往年最精彩的论坛,没有了内容和观点。”此言道破了现状,或许有很多人讨厌任志强,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讨论中,独独不能缺少的恰好就是他。
谁的代言人
2007年,任志强去了一趟迪拜。归国后在博客上感慨房地产“泡沫”说之谬误,并羡慕地说到迪拜盖了那么多楼,国王都不觉得是泡沫,还在政策上大力扶植。末了总结道:“泡沫最终是连粉丝都变成了鱼翅的价格,而不是鱼翅是鱼翅、粉丝是粉丝。”言外之意,房地产好比鱼翅,不论贵成什么样也不算泡沫。
任总对“迪拜模式”的盛赞尚余音绕梁,去年年底迪拜就因房产泡沫破灭而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任志强的脸上或许有些挂不住,于是又发表一篇博文,赞扬迪拜给本国居民福利分房,因此危机伤害的只是到迪拜投资的外国人,云云。
显然中国跟富产石油而人烟稀少的中东国家并无可比性,迪拜“保护本国居民”的惟一优点怕是难以复制了。看来任总“鱼翅粉丝理论”的适用范围实在有限。
任志强的文章喜用数据且引经据典,动辄万言,颇有经济学家风范。这也是其“粉丝”坚定地追随其原因之一。然而这些文章虽然表面上能够自圆其说,但像“鱼翅粉丝理论”这样经不起推敲的也有不少。
地产界的后起之秀王智中认为,在对房地产供求关系的分析上,任志强只有1/4是正确的:“他(任志强)对房屋交易中供应方的分析,比如政策、土地、经济适用房等都是专家,但需求这块搞糊涂了。房屋到一定程度下根本不是一个商品,完全是一个投机品,作为投机品它的需求不是根据收入来算的。”同时也有明眼人指出,任志强在斥责社科院报告不可靠的同时,也在毫无顾忌地使用“房价增长1.5%”等来自官方的数据,似乎数据可信与否,完全取决于它能否支持任总的结论。
被称为“万言书”的博文《这只是个开始》发表后,任志强又发表了《何需分清几套房》,进一步阐述房产新政的“错误”。认为“打击投资与投机行为的最有效办法,不是从购买环节出发,而是限制卖出的再交易环节”。并提出了一个限制房产投机的妙招,即规定购房后在若干年内均不得出售,那么投机者就必须承担房屋空置的成本,他认为这样就可有效控制房产投机了。
若真按此执行,二手房交易就将难上加难,“刚需”们只能从开发商手中购买新房,这样开发商们恐怕要笑死。任总的高见让人读后不禁莞尔。
常言道“屁股决定脑袋”,身为房地产开发商的任志强,处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事情,本也无可厚非。然而让这样一位开发商代言人成为中国房地产最当红的理论家,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当现实太嘲哳,当后市太迷离,当争论本身成为娱乐的时候,人们也许往往更需要一个振臂一呼的“英雄”(或者是“恶棍”)。而在各路“专家”的预言无一可信的情况下,人们也只好把眼光投向历史记录相对清白的任志强。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环球财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