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除草播种砖,阡陌整齐画一,前四人持镰刀除草,后两人作播种状。
东汉末献帝初期时,小型水利灌溉系统在长江流域持续发展,也由交址引入双季连作稻至珠江流域,让江南地区人民的主食水平获得提高;也发明出以换水法控制水温之技术,让水稻的存活率与稻穗重量,都获得大幅提高。
两晋时期的资料上已经纪录着十三种的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也普遍出现水稻再熟的状况。到了唐代,稻米成为产量最大宗的粮食作物;麦产量也在唐代宗大历五年(770A.D.)终于超过粟的产量,“北麦南米”的主食观念约在此时大致形成。
到了宋代大中祥符五年(1012 A.D.),真宗下令自越南取“占城稻”种,散在江、淮、浙三路布种。“占城稻”的生长周期恰好与江南梅雨季相一致,加上“占城稻”不耗地力、耐旱(原本的稻种地力消耗严重,十日无水即枯死),使一年三获成为江南地区随处可见之景色。宋代已有五十六种稻作品种,“占城稻”再与这些品种混合改良后的新品种,逐渐适应了中国各地的气候,让三获稻不再限于江南,逐渐在气候较干的江北出现,即便更北之处,亦因品种改良,逐渐能够种植二获稻。
明代出现“旱稻”,是粳稻的变种,但却无粳稻的黏性,可做主食,在各种环境下皆能种植,使得稻米种植范围更广;至明代晚期,太湖流域发展出“灌水防霜”的技术,复种轮作技术也在此时完全成型,让地力容易恢复,同时兼具错开插秧期以防治稻瘟之功效。中国的稻作技术与品种改良,约在此时大致完成。
来源:历史文化学习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