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宋太祖蹴鞠图》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至少在南宋时期,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这是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类似于今天的足球俱乐部;也可以说,它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乐部。
圆社的人数可能不少,许多历史文献上都有“天下称圆社”的记载。由此看来,圆社是全国性的踢球组织。
宋元时代的蹴鞠专业书籍多次提到圆社。据《蹴鞠谱》说,一个人参加了圆社组织,就可以五湖四海到处游逛了,因为许多地方都有圆社。圆社对他们进行技术考核,通过后即可接待。
从《蹴鞠谱》等书中还可以看出,宋代足球很重视熟悉球性和控球能力。而且,人们已经认识到蹴鞠不只是可供娱乐,也有健身和培养思想品德的作用。
尤其值得提及的是,这些专业书籍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当时蹴鞠的具体形制。
“齐云”比之踢球高入云端,“圆社”则更为形象
据《蹴鞠谱》的记述,该球社在京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流传著“若论风流,无过圆社”,“人都道齐云一社,三锦独争先”。这些话都是对球社的反映和称誉。
参加球社的人,要遵守社规,如不许做“人步拐、退步踏;人步肩、退步背”等危险动作。还规定“狂风起不踢,酒后不可踢”等,提出了踢球时应注意运动卫生。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民间足球协会了。
民间足球组织的出现,更使这项运动趋于社会化。它从军队、宫廷的专业队,更进一步普及于民间。 到了元辽金时代,市民的蹴鞠活动亦很兴盛,而且还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元曲中就有很多描写当时市井闲人蹴鞠活动的情况,如大戏曲家关汉卿的散曲中有两首《女校尉》套曲,校尉是圆社中艺人的最高等级,元代有了女校尉,“蹴鞠场上,鸣珂巷里,南北驰名,寰中刻意”。“关白打、官场小踢,竿网下,世无双,全场儿占了第一”。
女蹴鞠艺人表演在消闲娱乐中有重要地位,“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唯蹴鞠最风流,演习得踢打温柔。”邓玉宾《仕女园社气球双关》更道:“似这般女校尉从来较少,随圆社常将蹴鞠抱抛,占场儿陪伴了英豪”等等。
这说明,元代市民的蹴鞠继宋之后仍非常普遍。9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曾在内蒙的辽墓中,发现了当时蹴鞠活动的壁画,从画面的布局看,应是一般的“白打”踢法,说明在辽代的北方少数民族中,蹴鞠活动也较为普及。
总上所述,在古代蹴鞠的发展史上,唐宋时代的蹴鞠运动堪称中国古代蹴鞠史上的第二次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