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民主 泰缅边界难民不想回缅甸

发表:2010-06-19 11:3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央社记者林憬屏泰缅边界密苏特镇特稿)6月20日是世界难民日,泰缅边境存在26年的9座难民营,里面的难民至今仍然没有减少。美拉(Mae La)难民营的一个老人说,缅甸政府压迫他们,他不想回家。

“其实,克伦族难民们不是不想回家,而是有家归不得。世界难民日前一天,6月19日正好是缅甸民主精神领袖翁山苏姬(Aung San Suu Kyi)65岁的生日。

全球各地支持者举办活动为她庆生,感念她率领缅甸人民追求民主的努力,也提醒世人不要忘记缅甸现在不自由,军政府仍处处压迫人民”。

60岁的克伦(Karen)族人索塔东(Saw Thay Daw)和45岁的妻子在“美拉难民营内”树叶与竹片搭建的房舍内,回忆起自己逃离缅甸的原因。

索塔东以克伦语向中央社记者表示,他不想回缅甸,回去只会受缅甸政府压迫,逼他从事搬运工,为缅甸军队扛子弹,还会被他们打。

索塔东说,即使东西很重扛不动,军人还是逼他继续扛。“如果他们很好,我现在就不会在美拉了”,他说。

没办法回家,那么想安置第三国吗?索塔东不加思索回答:“不想”。他说,他不想回缅甸,也不想到第三国。

不过,对于年轻的一辈来说,比起在难民营不能自由出入的生活、没有美好未来的日子,第三国却是一个新的希望。儿时就逃离缅甸,18岁的安蒙(Ang Mong)用已学会的泰语直截了当说,“这里待烦了,我想去第三国”。

泰缅边界共有9个难民营,里面收容的多半是逃离缅甸的少数民族克伦族,根据泰缅边境联合会(Thailand Burma Border Consortium,TBBC)2010年4月最新统计,约有14万人,记者走访的美拉难民营人数最多,约4万人。

缅甸军政府长期高压统治,对境内少数民族强迫劳务、强制迁村、管制行动与宗教信仰等,靠近泰缅边境的缅甸克伦邦因此经常与军政府发生内战,多年来一直有难民逃到泰国,虽然陆续安置第三国,但难民人数却不见减少。

泰缅边境联合会执行长丹佛(Jack Dunford)在曼谷办公室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说,比起安置第三国,几乎所有难民最想要的是回家,但现实状况却无法如愿,为了下一代的未来,有机会被安置第三国的难民中,有一半的人都会选择前往第三国。

丹佛指出,过去10年,军人逐渐占领少数民族的土地,虐待、违反人权的问题仍存在,在情况改善以前,难民不可能回去缅甸。

根据丹佛提供的统计资讯,目前约有5万8000名难民已安置到第三国,明年底以前,还有7万5000至8万名难民准备接受安置。不过,新的难民仍陆续跨越边界进入泰国,以致难民的人数还是维持不变。

由于缅甸今年将举办大选,让国际非政府组织面临捐款的不确定性。丹佛说,除了汇率变动、粮食危机造成粮价上涨的压力外,对今年可能举办的缅甸大选,有人乐观、有人悲观,乐观的人认为可能有机会带来改变。

因此,丹佛指出,大选带来不确定性,许多捐款机构选择观望,因为他们希望能在缅甸境内从事更多工作,甚至期待难民也许有机会返回缅甸,使得非政府组织在募款方面出现了这项新挑战。

即使有人抱持乐观态度,但对泰缅边界的难民来说,在可预见的未来,能返回缅甸展开民主自由的新生活,这个可能性实在微乎其微。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