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回国探亲期间,我参观了上海世博会。之后,所有的熟人,都会问我对世博会的观感,我在直抒胸臆后,常常补充说:“别让我的感觉先入为主地影响了你,还是自己亲眼目睹后的感觉更加真实”。但不少人的问题是:上海世博会到底值不值得去看?这个问题,就太难于回答了,即便是对于自己的朋友也是如此。因为对上海世博会,不同的观者一定有不同的观感。世界之大,什么人都有,一样的东西摆在面前,感觉却会南辕北辙。我眼中的上海世博会是我的,别人眼中的上海世博会是别人的,但相互交流一下,让不同人眼中的世博会交叉碰撞,发出各异的音响,也是挺有意思的。
我是5月18日参观上海世博会的,从早上9点直到晚上九点多闭馆为止。参观后的这些天来,尽管回到了法国,仍然对媒体上有关上海世博会的报道评论十分关注,好像是在追寻着别人看世博的眼光。因此可以说:上海世博会令我难忘。
难忘的第一个原因是上海世博会之“大”。过去有人说‘最小的就是最好的’,推崇短小精悍,推崇效率,但那是洋人的审美理念。而我们中国人过去就追求“高大全”,现在痴迷的还是“高大全”,所以“高大全”是中国国粹,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世博中国国家馆之大之高,感觉上超过了北京天安门城楼。上海空气的能见度又逼人非要走到它的脚下才能看清楚,因此在中国馆面前的感觉如同当一回蚂蚁,尽管这之前还刚刚参观过北京的巨型建筑中国国家大剧院和鸟巢体育场。
再看其它的世博建筑,也都很大,不大也不行,不大怎么填满4倍于上一届世博会的场地。为什么弄这么大?是一直萦绕心头的问题。网上有人说这是在“世博圈地”,世博会后兴建的楼盘可以响当当地自称是当初“美国馆”“英国馆”“法国馆”上的豪华住宅,多一个炒作概念。也有人说会在世博园旧址上建设福利型住宅,但愿如此,最好是让那些为了给世博会腾地方而被拆迁的人们占上一星半点世博的光。
世博会不少国家馆的建筑本身非常富有特色,体现环保节能观念。比如法国馆的垂直绿化,建筑底部和外部通透,凉风习习吹过水面,令人忘却了在外面排队走蛇形阵的劳累。法国不愧是办世博的老手,也很“以人为本”替参观者着想。一架电梯把您送到最高一层,然后顺着螺旋形状的展厅走下坡路,中间没有间隔,一气呵成,轻松地走到最后,不知不觉参观就完了,看看表只用了20多分钟。回想一下都看见什么了?满眼是大屏幕,声光色美景,所谓的法国文化和生活方式:即中国人熟知的电影明星阿兰德龙、香水服饰、埃菲尔铁塔巴黎风光,几幅奥赛博物馆的印象派作品,一辆即将进入中国市场的雪铁龙高级汽车,一扇法国餐馆厨房的窗户等等,法国馆所展示的仅仅是中国人心目中的法国,仅此而已,非常取巧讨好,美丽,肤浅、空洞、虚无缥缈。
出门见天日,遗憾之后终于悟出一个秘密:这一天参观过的主题馆和国家馆为什么都是场地大而内容空洞的据多呢?都是拿电子大屏幕当成高科技的象征来忽悠人,哪儿哪儿都是视频,哪怕放的不过是广告宣传而已。因为电子大屏幕既占了空间,能使场馆的体积规模大出气魄,让人感到“震撼”,因为他们认为看世博的人都是去寻找“震撼感”的。场地要尽量地大,还要尽量装满了人,然后再想办法让人流走动的快,这就必须把馆内的陈列内容搞得大而空洞,参观者不用驻足停留和仔细观赏品味。不然,参观者的人流怎么可以走得这么快,这么顺当?怎么可以争当参观人数的第一?怎么可以完成7千万参观者的上海世博目标?
果不其然,几天后,法国馆就先于它国,达到参观人数100万的“第一”,6月8日,又是法国馆,达到了参观人数200万的第一。法国馆馆长也道出两次当第一的秘密是:“参观者在展厅里流动很快,所以,我们每天能接待五万人。”但我想问的是:这些“第一”值得骄傲吗?作为一个生活在法国的中国人,我的感觉是遗憾,因为法国馆的内容既无广度更无深度,尖刻一点:说它是一个美丽的外壳,也许都不配,因为空洞并不能使人产生美感。
在争取参观者人数这点上,精明的上海人和办展览已经成“精”的法国人可说是不相上下。他们的谋略相同:就是把世博会办得特别的大和特别的空,精心制造成一个宏大而空洞的外壳。这也许不是他们的错,而是世博会当初的精神定位已经不适合于我们现在这个技术先进但神志不清目标不明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