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确保政府部门对纳税人的钱负责,就得让他们承担责任和加强防范。为此,就需要进行必需的制度建设,还应强化公众监督。
“花了这么多钱,效益在哪里?我们希望能有一本明白账。”昨日上午,深圳市人大组织对水务局进行部门预算专题审议,对于动辄投入几十亿元的河流污染治理项目,代表们在审议部门预算时频频抛出质疑的问题,虽然水务局局长张绮文现场进行了回应,但不少代表还是感觉“很多问题根本都没有回答。”
俗话说,钱扔到水里还能听个响。但现在看来,钱扔到水里有时真的连响都听不到——在三年的时间内,福田河两次治理,花去了5个亿,但治污效果不理想。
数亿元纳税人的血汗钱,仿佛打了水漂,这就带来多重追问。首先,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有没有花在刀刃上?据悉,水务局有编制700多个,人员支出安排竟然高达1.3亿元,这未免太高了,每人将近20万元了。
据说,这笔支出不仅包括公务员发放的工资,还包括体检费、社保费、企业年金、医疗保险等其他保障性支出。且不说各种上调必须师出有名,合乎程序,单单所谓的体检费也包含在内,就值得质疑,除了体检费还有其他费用吗?
短短三年,两次治理,要么说明第一次治理效果不彰,要么说明当初规划不科学。治理效果不明显,是否该问责官员?如果是当初规划没有处理好,应追究规划者的责任,如果规划好了,治理者没有治理好,应该追究治理者的责任。
诺贝尔奖得主弗里德曼说:“花别人的钱为自己办事,最为浪费;花别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最不负责任。”一个人如此,一个政府部门亦是如此,所谓“崽卖爷田不心疼”,钱浪费了就浪费了,反正浪费了也不被追责。除了浪费之外,则是趁机渔利,中饱私囊。如此一来,钱扔到水里,连响都没有,又何奇之有?
现在看来,要确保政府部门对纳税人的钱负责,就得让他们承担责任和加强防范。为此,就需要进行必需的制度建设,诚如学者建议,应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报告、审查、听证、审计、问责和处罚制度,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各环节之间形成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相互制约、公开透明的权力制衡机制。此外,还应强化公众监督,从编制预算到如何花钱再到花钱效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民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