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以替代出口,使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顺序倒个个,这一直是国内外很多经济学家给中国经济转型开的一剂重要药方。甚至在中美(第二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上,美方对中国的期望,希望中国人民增加消费。但实际上,中国消费的扩张远比人们想象地艰难。主要原因是:
一、高房价使很多人节衣缩食,使很多恋人忍痛分手
近日,笔者在成都调研,(四川是个中低收入、中低房价的省份,农业大省。来自都江堰的万顷清水灌溉美丽的成都平原。成都真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任何饭店、食堂的菜都做得极香极辣极好吃,且生活费不高。)但成都房地产价格也跟着京、沪、深节节上涨,好的新房也达到1万元一平米了,7000-8000元/m2很普遍。而上海内环线内的新房为3.8万—4万/m2,内外环之间的为3万元/m2;而北京、深圳与上海不相上下。
这样,在成都、上海、北京、深圳买一套120m2(100m2一下的新房是买不到的,多是120—138m2,甚至更大的)的房子,就分别要100万、400万、380万、400万。这对于目前在各大城市打工、拼搏的大学生、农民工、城乡居民等于是天文数字了。任何大学生,月薪即使5000元—8000元上下,也使自己的工作变得完全失去了意义,干一年6—10万,吃、喝、租房用掉2—3万元;剩下的只能买1—3平米住房。120m2的房子需要几十年的拼搏。(银行贷款按第一套房正常利率80%,贷70万还30年;30年中还本带利需还约140万,加上首付30万,需要170万。成都大学生月薪3000—4000元,需每月按揭约3000多元;不吃不喝,等于全部还光。)而上海、北京、深圳,一般大学生的工资也仅3000—5000元,干久了才能上1万元。也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在上海,对方有无住房,成了征婚时的最重要条件。
在北京,一般是男方出房,女方出车,这对男方家庭压力很大。上海的本地居民相当重视住房;有的即使男方有婚房(即父母有一套,另有一套),也希望女方有婚房。甚至有父母见女方无婚房,逼得儿子与女友分手的,即使女孩很秀美,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也会全然不顾。起初一听,很是鄙视这种鼠目寸光的家长。后来细细想想,也难怪结婚得要新房,一般要300—400万,女方无婚房,等于家庭少了几百万资产,对于很多算小账的上海家长来说,当然是耿耿于怀了。他们也是希望孩子、后代过上好日子。
而对于很多从全国各地、中小城市、农村考上的大学生,在上海留下工作的青年,包括其在外地及农村的父母,心里都牵挂这京、深、沪、蓉的房价。怎么也得帮小孩买个房啊!这个问题很难解决,而不解决的话,社会矛盾很大且全国人民怎么肯增加其他消费。
二、此外,医疗,读书,就业等也严重困扰着人们
还有几大问题使人们不敢放手消费。
医疗,尽管城乡很多地方实行了医保,但有的病是不能报销的。开一个刀就上万,生一场大病就10万,20万。农村称之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且一生病,为了救人,甚至卖房子,卖企业来救人。特别是危重疑难病,人们不顾一切地掏钱治。
读书,正规大学,重点大学读完起码6—7万元,而民办大学则需要更多,一年1—1.5万,4年加上生活,学车费,要10万元。这使很多父母压力巨大。
失业,过去这个问题只发生在大中型国有企业,现在在社会上则广泛发生着。有的女青年在德勤这样的大会计事务所干了8—9年,月薪都达到2万元了,结果在29—30岁时被解雇了,主要是怕她怀孕,不愿为了她掏产假工资,资本家是不留情的。此外,一般也只签2—3年合同,因此每个人都有就业压力。富士康青年工人的“12跳”已揪动了全中国13亿人民的心。在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里,在一个几十万工人的大企业中,竟然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实在令人非常痛心。总之,在读书,就医,就业问题完全解决前,消费是很难拉动与扩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