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记录片<归途列车>宣传海报。(取自片商官网/萧融摄)
以镜头刻划中国农民工返乡艰辛的记录片《归途列车》(Last Train Home),去年底在阿姆斯特丹赢得最佳记录长片大奖后,这个星期再成为好莱坞亚太电影节的亮点。旅居加拿大的该片导演范立欣接受本台专访时表示,他不认为影片主题有中国有关单位所谓的“敏感”问题,并推崇农民工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功臣。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萧融报导。
华语记录片《归途列车》的故事,就从2007春运期间的广州车站说起。该片导演范立欣说:“我总是在考虑片名中的‘归途’对我个人、对这部影片、对农民工,甚至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根据影片主人公遭遇,几十年分离导致家人的矛盾,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下一代农民工能否实现他们的梦想,面对中国现有的社会矛盾、贫富差距,中国的前途又在哪里?”
图片:<归途列车>导演范立欣接受专访。(萧融摄)
当上海世博以数以千亿人民币的花费向世界展现中国新面貌,《归途列车》来到好莱坞亚太电影节公映,恰是从西方走进中国看见真实的另一扇窗。《归途列车》已先后在加拿大和荷兰国际记录片电影节赢得年度最佳记录片大奖,导演范立欣回忆长达三年拍片期间碰上南方大雪,切身感受农民工归乡路的交通与心里有着同样的艰辛。范立欣说:“这些人太苦了,因为外出工作导致家庭分离,孩子对父母恨之入骨,恨父母没能照顾他们,而父母不能照顾孩子的原因是为了给他们一个美好的未来。试着想象我们拍片当时(2008年春运期间)和六十万人一起被困在广州车站,而全中国有将近两亿农民工,当这种苦难被乘上两亿倍之后,你将无法承受这种压力。”
记者追问范立欣在拍摄过程中,是否因为亲睹农民工承受之苦而落泪?他说:“我经常掉泪,镜头拍摄的这些人就像蚂蚁一样,可是,就是这些人才把中国建设到在世界上拥有一席之地,他们是中国的功臣。我记得有一次在农村拍片,那个家庭里有外婆、妈妈和儿子,妈妈告诉儿子要好好学习,如果能考上重点高中,去到城里读书,妈妈就不再外出到工厂工作,她要陪伴儿子到学校旁租个小房子,亲自照料儿子。妈妈还说她不在乎吃苦,可以帮人刷皮鞋,只求能养活儿子、供儿子上学…我当时就哭了。”
范立欣在拍片过程亲睹农民工的辛酸,但也感受到影片带给自己正面的价值,他说:“正面的价值观体现在这个国家整体还是在前进的,这是一个历史阶段,虽然过程很复杂,也会有很多问题。”
范立欣说,《归途列车》得到肯定对他而言是“带着悲伤的幸运”,尽管影片还无法在中国公映,但他不认为通过影片呈现真实有中国当局所谓的“敏感”问题,也不会为了争取在中国公映而删减影片。他说:“我不会这么做,这部片子在我看来一点也不敏感,对于记录片导演来说,把问题提出来让大家都来关心,可能比直接告诉观众这是对的、那是错的还要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