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不仅是仙人养性乐道之具,还可以运用在军事上。唐太宗有首诗说,下棋如同治兵一样,在两军对恃中,各路兵马都有被围困的危机,如何突破重围,在“劫”外求生?讲究谋略布局……
旅日棋士张栩(左)2月26日一偿宿愿,以1目半险胜日本棋圣山下敬吾(右),成功拿下日本围棋7大头衔中最大的“棋圣”头衔。宋碧龙摄影
继今年初台湾旅日女棋士谢依旻在日本赢得女流名人、女流本因坊和女流棋圣三冠王之后,旅日台湾棋士张栩也问鼎棋圣。源自中国古老技艺的“手谈”智慧,在数千年之后的今日,桂冠又再回到台湾的炎黄子孙手中。然而,你可了解老祖宗所传下来的围棋文化?
尧帝的教子秘方
相传围棋起源于尧帝,据宋代罗泌《路史后记》记载,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丹朱,并不聪明。古代的聪明,不只是智商高,还包括一个人的悟性。丹朱好与人争斗,想赢、想得,不能退让。现代这样的孩子可不少。
尧帝为丹朱担心不已,因而前往拜见仙人蒲伊,请问教子良方。到了汾水之滨,看见二位仙人对坐苍桧下,划沙为道,以黑白小石子行列如阵图。于是尧帝上前施礼,请求教子之术。
一仙人对尧帝说:“丹朱善争而愚,当投其所好,以闲其情。”指着沙道上的石子说:“此谓弈枰,亦名围棋,局方而静,棋圆而动,以法天地,自立此戏,世无解者。”
原来仙人们也是因材施教。中国自古讲究阴阳生克,对于好动者不是制之以静,而是顺之以动,但却在静中而动。玩者乐其动,教者见其静。在“世无解者”的游戏中、在争动中历练,在围棋的“法天地”之道,体悟天地之理,增强他的悟性。于是,“尧造围棋,以教丹朱”。
究竟围棋是不是真能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说,下围棋可以促进人类较少使用的右脑发展,训练注意力、发挥想像力、加强记忆。常下围棋似乎可以促进脑部全面性资讯的统筹和处理能力。围棋之所以能起到如此效用,或许与它来自天上有关。
仙人也爱下围棋
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中记载,晋朝时有位名叫王质的樵夫,有一次进入石室山伐木时,看见几位童子一边下棋一边唱歌。王质觉得很特别,就忘情地走近观棋。这时,其中一位童子递给他一颗类似枣核的果子,王质含在嘴里便不觉得饥渴。过了不久,童子告诉他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却发现自己伐木用的斧头,斧柄已朽烂。当他回到家之后,已经是许多年过去,人事全非,没有一位当年所认识的亲人了。此后,围棋便别称“烂柯”。
《梨轩曼衍》云:“围棋初非人间之事:始出于巴邛之橘,周穆王之墓;继出于石室,又见于商山,乃仙家养性乐道之具。”
为什么仙人也好此道?围棋有许多地方与古代历法相吻合,也就是符合古代的宇宙观。围棋盘面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八个方位星、周边七十二个交叉点,据说与《洛书》的三百六十周天、八卦、七十二候相应。
历法中,一年三百六十天,共有廿四节气,每一节气又有三候,所以一年有七十二候。比如说2月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二候,雷乃发声;雷者阳之声,阳在阴内不得出,故奋激而为雷。三候,始电;电者阳之光,阳气微则光不见,阳盛欲达而抑于阴。其光乃发,故云始电。说明春分后15日的自然现象。
所以围棋不只是游戏,内含天地宇宙的变化之道,因此连仙人也好此道。近代围棋泰斗吴清源也认为围棋本不是胜负之争的游戏,而是占卜天象易理的工具。
唐太宗用棋如兵
围棋不仅是仙人养性乐道之具,还可以运用在军事上。唐太宗李世民有首谈到围棋的诗:“治兵期制胜,裂地不要勋。半死围中断,全生节外分。雁行非假翼,阵气本无云。玩此孙吴意,怡神静俗氛。”
这首诗说明下棋如同治兵一样,在两军对恃中,各路兵马都有被围困的危机,如何突破重围,在“劫”外求生?短兵相接,仰赖的不只是贴身肉搏,更要有军法阵势,讲究谋略布局;虽然没有刀矢车炮,也不会真正如战场一般的杀气如云,但从中依然可以体会孙子、吴起的兵家之意。
围棋如何能通达于天地之理,或许尚有待贤达者揭露一二。可是围棋有助于思考锻炼,却是时人普遍的共识。2009年11月美国总统欧巴马访中时,随身携往中国的礼物之一,便是一副产于美国夏威夷的围棋。
有人以为“围棋是一种智力游戏,盘下称兄道弟,盘上波涛汹涌、暗藏玄机。”或许世事如棋般诡谲,你得下一盘才知道个中翘楚。
《看》杂志订阅网站http://www.wa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