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补的缘由?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典型的农业社会,不论男女,从春天到秋天几乎都不断地操劳。男性因为是劳动的主力,消耗大量的体力,所以在农闲之余“进补”一下。一则以促使体力恢复,一则以储备来年春耕时的能量。传统女性由于省吃俭用,再加上有月经来潮,容易有“气血亏虚”的体质,趁着秋收忙完来个“进补”自是多有益处。
现代人需要进补吗?
现代人饮食多半不虞匮乏,又有进步的医疗资源可对抗疾病,有需要进补吗?就传统医学的观点而言,进补的原则应该是:“见虚才补,不虚不补”。所以,要在人体有“虚症”出现的时候,才需要进补。丰衣足食的现代人也会有“虚症”吗?答案是肯定的!
那些人需要进补?怎么补才正确?
以下几个状况是容易出现“虚症”,也就是比较需要进补的时候:
●大病初愈,元气尚未恢复。常见疲倦气短,自汗出,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脾虚症”,可用四神汤配合补气药物加速复原。女人产后恶露出尽,经脉空虚。常见头晕、疲倦无力,面色黄白,眼睛酸涩、姿势性低血压、脉沉细弱等“气血两虚症”,可以八珍汤配合固肾药来加速产后体力恢复。
●小孩子长年体弱多病,有面黄肌瘦、食欲不振、发育迟缓,稍为吹风受凉就感冒等先天“肾虚”加上后天“脾肺虚”现象时,可根据其标本缓急,酌量以冬虫夏草配合黄耆、西洋参、山药加减来改善体质。
●学生面临大考,经常熬夜念书,耗伤人体“津液”,容易出现口干、烦躁不安、头晕目眩、腰酸腿软等“阴虚火旺”的症状,此时可用生地、麦冬、当归、枸杞等“养血滋阴药”来强化体力兼退虚火。或以天王补心丹来消除疲劳,增强脑力。
●许多人因职业关系,需要长时间的工作(例如电子业者做二休二),以致于元气消耗过度,若再加上平时喜欢吃生冷的食物,那就会出现容易疲倦、四肢冰冷、易腹泻、体力不继等“阳虚症”,此时宜采用参、耆、配合肉桂、仙茅等“益气助阳”的药物来“补阳”。
基本上,进补若能参考中医“辨证法则”:“见是症,用是药。”“按体质来补”是比较安全而有效的!
进补有那些禁忌?
(1)身体不虚不要补:叫一个气血调和,身强体壮的人来进补,就好像在一件漂亮的衣服上贴补钉一般,多此一举,画蛇添足。
(2)阴阳不合不要补:阳虚体质却误用当归、枸杞、生地黄等补阴药,则阳气更虚,且肠胃容易因难以负荷而腹泻。阴虚体质而误用高丽参、肉桂、鹿茸等补阳药,则阴更虚,且虚火更大。阴阳不合而硬补,就像破东墙补西墙一般,不止白费心机,反而弄巧成拙。
(3)外感未解不要补:常看到有人感冒未愈,自觉身体虚弱,急着吃补药,结果进补后反而出现咽喉紧、胸口闷,痰黄稠难出等更不舒服的症状,这就是犯了中医所谓《闭门留寇》的大忌。也是一般民众常犯的毛病!
(4)不会控制药量不要久补:门诊常见患者自行进补,不知节制,“补过了头”反而造成“上火”或“伤津耗血”的副作用。建议如果您对于药性与人体病理不太了解,又想自行进补,请掌握一个原则:“见效则止,见好就收”这是比较安全的作法。
特别的进补方式
●就饮食营养而言,现代人的营养水平已经比古人提升许多,真正“营养不足”的病人已大为减少。反而是因为过度丰裕的食物加上相对不足的运动,导致许多人出现日趋严重的“新陈代谢失调”现象,身材日趋肥胖,心脏与关节难以负荷,往往跑几步路就气喘嘘嘘或足酸腿软。对这类族群的人而言,“饮食的节制”配合“适度的运动”就是最好的补药!切忌一味猛补!偶而泡个清淡的菊花山楂茶喝喝,可能比吃一只十全大补鸡还好!
●许多女性因为要刻意减肥,三餐均以蔬果裹腹,拒绝摄取蛋白质与脂肪,长期下来体重确实有减轻,但是体力与免疫力也随之下降,甚至连月经都紊乱,这是很常见的“矫枉过正”所导致的副作用。对于这类族群,可以服用补气补血药物以加速体能的恢复,另外,适当的恢复正常饮食,才是根本的补法。
●就社会型态而言,现代偏重“劳心”的商业化社会与过去以“劳力”为主的农业社会生活有极大的转变。面对强大的生活竞争,与多变的人际关系,现代人承受着许多难以言喻的精神压力。焦虑忧郁、偏头痛、失眠、消化性溃疡..等等所谓“精神官能症”就是最好的写照。对这类群人而言,放松心情与好友聊聊天、听首轻松的音乐或到郊外看看青山绿树,或许比吃补药还令人身心舒畅呢!
常在报章杂志上看到民众误服中药进补而伤身的报导。其实,类似这样的事件是可以避免的。许多民众认为中药多来自天然的动植物,所以药性温和,没有副作用。在这样的观念之下,进而任意大量地加用中药材在他所服用的食物之中,这是很值得商榷的用法。毕竟,“药饵如刀枪,善用者助人,误用则反害人”。现代人也有需要进补的时候,进补当然是好事,为了大家的健康起见,请在进补前先衡量清楚:该不该补?怎么补比较好?而且在您的肉体获得充分的补养之余,不要忘记也给自己的心灵来一帖清心的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