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长春藤”大学耶鲁大学的校长理查德·莱文在出访伦敦时接受英国媒体采访,就中国“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作出评论。莱 文指出,中国不仅有意愿而且有资源可以达到这个目标,按照目前的投资力度,中国的名牌大学在25年内将可以赶上美国的“长春藤”名校和英国剑桥、牛津等世 界著名学府。(2月5日《广州日报》)
对那些旨在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领导来说,耶鲁大学校长莱文的这席话,不啻于一剂强心针,多年的夙愿似乎就要化为现实,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兴奋,但应该承认,审视莱文的观点,只是话语的一种狂欢而已。
必须先看到,国内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仍很寒碜。日前,由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等机构合办的“世界大学排名2009”揭晓,美国哈 佛大学居首,连续6年成为全球最佳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位列第二,耶鲁大学第三,中国内地只有清华大学进入Top50,名列第49位。这说明内地大学离世界 一流大学仍有很大距离。
最关键的是,耶鲁大学校长莱文的这种判断,是有两大前提的,一是投入。诚如莱文所说,由于中国政府大量投资高等教育,部分世界杰出 的研究人员对于前往北京、上海等城市工作越来越有兴趣。可资验证的是,近年来,国家下拨给大学的资金高达数十亿元人民币,2006年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比例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几乎是前10年的3倍。钱不是万能、没有钱万万不能。有了钱,关键是用好钱,如果把钱用在大兴土木上,花在吃喝送请上,华在中 饱私囊上,钱再多也没意义。
因此,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投入,更需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否则,急功近利、唯钱是举,反而戕害大学精神,并非妙事,温总理就感 叹:“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其实,反观一些世界级名校,尽管财力不甚充沛,但无碍于她的伟大和一流,比如巴黎高师,其校 舍不过是几间简陋的房子,但有人文理念,气氛自由,因而培养了大量诺奖获得者。
二是有批判精神。莱文称,世界一流学府除了拥有先进的硬件设备外,还必须拥有长期积累的国际声誉,这种声誉不能在一朝一夕间建立。 莱文还建议中国的学府加强培养学生的独立和批判性思维。当前,我们的一些大学并不缺陷,但要建立国际声誉需要时日。尤其需要一提的是,我国的一些某校随不 缺钱,但缺的是批判精神。不仅学生却批判精神,老师也缺。这种批判精神换一种说法表达,就是温总理提出的,“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 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
应该承认,我们的诸多大学在独立和自由方面,有很大欠缺。问题出在哪里?学者施一公说:“在大学这个本应该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地方,如今的教育在管理上‘一刀切’,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此说切中肯綮,但如何改观,显然需要时间、需要改革。
是的,中国一定能够出现世界一流大学。只要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还需还原大学精神,培养和塑造大学的批判精神,做到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否则即便再迷恋世界一流名校,名校也只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