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21日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什么了吗?除了大家都在津津乐道、实则无甚新意的投资拉动、通胀预期上升等老话之外,我们还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中国将人民币重新与美元挂钩的政策,在危机时刻刺激了中国的出口。2009年进出口总额220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9%。其中,出口总额已居世界第一位。这说明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挂钩暂时还不会松动,也不会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主动进行升值。
第二,政府对于资产品价格没有良方。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既要推动经济的增长,控制通货膨胀预期,又要注意到资产价格的上涨,适当的调控,要完成好这个任务确实是一个挑战,有关方面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这是个含糊的提法,政府要在经济增长、预防通胀与防止资产价格过快上涨之间达成平衡,但只能努力,却无良方。
这两个问题既是中国经济的快乐之源,也是大麻烦。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宏观经济数据的同一天,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一位官员表示,希望5年内将外贸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降至3%,而目前约为6%。虽然中国2009全年贸易顺差同比减少34.2%(为1960.7亿美元),仍然占据全球榜首的位置。随着美国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喊话无疾而终,美国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矛盾爆发,将使美国国内民众更多地将责任归咎于中国,国内问题找国外当“替罪羊”是各国政府屡试不爽的办法。
美国已经开始动手对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制造惩罚性关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2009年12月30日批准对中国制造的钢管征收10~16%的关税;今年1月5日,美国对从中国进口价值超过3亿美元的钢丝层板征收43~289%的反倾销关税。这些试探性的行动可能是为今后越来越大规模的贸易保护举措铺路。指望新兴市场取代美国市场是不现实的,终端消费市场欧美是领头羊。
在人民币不升值、美国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中国减少购买美国国债的情况下,克鲁格曼所称的“与中国大打贸易战”,将成为现实,而不仅仅是无聊的口水战。目前一些中美公司的短兵相接只是个开始,今后的战役将蔓延到技术、贸易、标准等各个方面。
国际贸易环境并不会随着经济数据的好转而好转,相反,危机的大敌刚去,各方潜藏的内讧争斗已经迫不及待浮出水面。我们该如何选择在国际社会中的进退之道,将成为新的考验。
让人高兴的是,国家统计局局长总算强调了预防通胀与关注资产品价格。在过去整整一年,国家统计局都以低迷的CPI数据抵挡各方对于资产品价格上升的指责,原因是其他人不懂得保增长的辛苦。
靠发行货币、拉动资产价格的上升撬动经济是十分危险的行为。资产价格会带来财富增加的幻觉,房地产增加了央企1800亿的资产,许多上市公司通过抛售股票得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根据统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大小非公告减持数量已达98.7亿股,大小非累计套现金额超过千亿元,达到1016.32亿元,创出近5年新高。而民生银行减持海通证券超过50亿元,九龙山、国电电力、五矿发展等抛股套现金额均上亿元。
有关方面虽然关注到资产价格的上升,但那也许更多的是出于民众对房价过高而发出的怨言,并非对于资产价格高涨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大企业、大投资机构包括一些政府部门都是资产泡沫的获益者。
由于此前我国没有金融衍生品种,也没有过长的金融杠杆,不会有多少官员真心相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会崩溃,也不会有太多的人真心希望股市能够降低活跃度。如今融资融券推出在即,也许券商想的是将有多少券可以出借,会有多少收益,有多少人扪着心问过自己,融资与融券的利率如何形成,难道真的按照银行利率,或者让券商自行商量?
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房价涨幅创出新高。如果不控制贷款,就会上演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一幕。
截至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增幅同比加快9.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22.0万亿元,增长32.4%,加快23.3个百分点。M2/GDP的比例全球第一,也就是说,贷款、投资拉动成为经济主要增长方式,难道2010年还沿用2009年的模式吗?
至于格外令人关注的民生投资,与内需的启动,值得鼓励,但应该与审计署的绩效考核同看,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