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此举可能会在美国重新燃起一场广泛的辩论,即美国及美国企业应当怎样和中国打交道。考虑到内容审查问题的政治敏感性,这种讨论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北京通信与科技咨询公司BDA China总裁迪恩(Ted Dean)表示,没有哪家美国公司面临的问题更有可能影响美国对中国的普遍认识,以及美国国会的看法。
谷歌的信条:"不作恶"(看中国配图)
谷歌进入中国相对较晚。它在2000年开始推出搜索引擎的中文版,但直到2005年才来中国开设办公室,比雅虎(Yahoo Inc.)等竞争对手晚了好几年。谷歌的迟来,让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百度(Baidu.com Inc.)获得了足够的时间成为霸主。谷歌高层意识到中国存在的巨大潜在机会,但担心进入这个市场将与他们"不作恶"(don't be evil)的信条发生冲突,也会与他们经常说的"全球共享共用(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的宗旨相违背。
其他大型科技公司也因为顺应中国政府的要求招致了批评。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 Inc.)因向中国出售帮助政府实施内容审查的设备受到批评。人权活动人士和美国政界人士抨击雅虎帮助中国警方指认一位中国记者;据称这位记者利用他的雅虎邮箱转发了一份政府秘密指令的内容,他因此被判处10年监禁。
2002年,时代华纳(Time Warner Inc.)决定放弃为其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部门组建中美合资公司的计划。一位时代华纳高管当时说,公司担心中国监管机构可能会索要其用户的电子邮件副本。
谷歌最终还是未能抵挡中国市场的巨大诱惑。2005年,中国网民数量已达一千多万。2006年,谷歌为中国大陆发布了专用网站版本google.cn,其搜索结果剔除了中国政府认为有政治敏感性的网站链接。
一名谷歌高管当时表示,"虽然移除搜索结果不符合谷歌的宗旨,但不提供信息(或等同于无信息的、严重退化的用户体验)更不符合我们的宗旨。"
所有在华经营的外国公司不得不承受道德困境的侵扰。传媒公司则更需做出艰难抉择。他们的运营领域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属地。该党一直视媒体为进行政治控制的一个重要工具。
尽管谷歌中国网站遵循中国的法规,仍曾经受到当局的打压。去年中国政府曾公开批评谷歌包含色情链接。
哈佛法学院教授帕弗瑞(John Palfrey)说,"这是所有大型美国公司就此问题所做的最重要也是最大胆的声明。谷歌今天明确表示他们对中国的忍耐程度是有限度的......这是令人激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