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9-12-22 10:27:00作者:万厚德
11月24日在泰国举办的东南亚峰会议场外,环保人士推出绿色地球模型,要求与会国重视气候变迁问题,降低碳排放并减少对树林的砍伐。Getty Images
联合国气候会议于12月7日至18日在哥本哈根登场,主要任务是形成一项新的协定,取代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藉以进一步处理2012年之后气候暖化及其影响。然而受到美、中两国为主的阻力,使得这项努力的步调或将延缓,也意味此次峰会顶多只能拟定协议主要架构,细节仍得留待明年讨论。
对于这次峰会,各国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有期待,其中又以美国和中国这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最受瞩目。根据2007年的统计,美、中两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近37%,其中中国占20.7%,居全球之冠,美国次之。然而美中两国宣布的减排目标却有所不足,中国也串联各开发中国家,试图在根本哈根会议上对开发国施予压力。
白宫宣布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是比2005年时减少17%。至于中国到2020年时,"碳密集度"将比2005年时下降40%到45%。美国的这项数字,只比1990年的排放量少5.5%,远低于多数其他国家呼吁的减量目标;而且也低于柯林顿1997年时,在日本京都气候变迁会议上背书的目标,更不及欧盟对工业化国家所提出的减量25%到40%的要求。
中国企图美化帐面
至于中国所宣布的减碳目标则采取不同基准,用所谓"碳密集度"计量,也就是每单位GDP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藉此强调中国的"人均排放量"是低的,以抵挡总体排放量居冠的事实。但这与"总量完全减排"的国际共识却大相迳庭,因此让环保人士高度质疑中国的减排诚意。对此,中国辩称应该在环保顾虑与经济成长之间求取平衡,同时要求已开发国家率先承诺大幅减少碳排放量。
英国环境智库E3G执行长马贝(Nick Mabey)表示,中国的实际排放量虽然不会达到100%,但仍将上升50%。但其他学者认为,中国近年的经济成长率高达8%~12%,其碳排放的增幅将更大。
对此,欧盟委员会主席巴洛索表示,欢迎中国提出一些具体务实的数字,在已开发国家和开发中国家之间进行谈判,并作出区别性的责任。巴洛索所指的事实是,地球必须保持温度上升2度以下,否则会有灾难性影响;他强调,这就是欧盟要尽可能达成全面性且具效力协议的重要原因。
而在中、美全球两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承诺减排后,减排压力落在印度身上。人口近12亿的印度是全球前5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也是这5大国中唯一尚未宣布减排数字的国家。它的立场攸关哥本哈根峰会进展。印度表示愿意签署国际协议进行减排或限制气温升高,但必须在平均分担的模式下推动。
开发中国家串联施压
就像中、印两国,许多新兴经济体对于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可能对国内经济造成巨大影响感到忧心。因此,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和苏丹等国达成协议,准备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对已开发国家施压。协议中要求,西方国家应提供资金和技术,协助开发中国家对抗全球暖化;并强调富国也应该遵循议定书第二阶段规定,承担起减排义务。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认为,这似乎有意拒绝在哥本哈根达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政治性协议。
对此,分析指出,开发中国家与已开发国家在哥本哈根峰会上将面临两个根本上的矛盾,其一是,究竟该要延续京都协定的旧约还是另立新法?由于京都协定仅就已开发国家在2008年到2012年的减排量做出规范,同时,富裕国家可进行碳排放交易,或对开发中经济体投资洁净能源计划,以增加"碳信用额度",补充其限额;但对于开发中国家,京都协定并未对其设定限制性排放目标,只有大体上宣誓将避免污染。而美国在面对国内高耗能产业的重重压力下,始终未予签署。
因此,开发中国家自然希望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能在2012年届满后延长实施。如此不但不需付费,还可逍遥法外持续排放,同时还享有富裕国家给予相关性经济协助。但由于只对工业国排碳设限,美国早已放弃遵守〈京都议定书〉,改推动通报认证制,取代难以实施的国际惩罚条款。欧盟各已开发国家自然不愿如此,他们强调的是共同减量,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机制。
其二则是,减碳由谁付费?哥本哈根峰会前的预备会决议成立"气候基金"与"调适基金",分别用在修补地球及支援易受暖化危害国家的防灾作为。若是依照京都协定的精神,则是"富国支付,穷国免费";同时,穷国认为,大部分的污染来自于富裕国家,由他们付费是理所当然。穷国希望工业国家每年投入国内生产毛额约1%,即4,000亿美元;欧洲联盟估计2020年前每年至少需要1,000亿欧元。
可预期的是,这两大冲突性议题,势必延烧至峰会结束,政治性的协议势将无法如愿产生,因此,有部分国家期望这次将亲自与会的欧巴马与温家宝能够在峰会上起到正向的关键性影响。分析指出,从中国自订"碳密集度"与这一阵子积极合纵与连横的举动,以及美国至今无法摆脱的国内经济压力观察,这样的期望根本是缘木求鱼。欧巴马与温家宝的亲临与会,与其说是重视此会,不如说是各为其本的"压住阵脚"来的贴切。哥本哈根会议,或将成为中、美与欧盟所代表的三大势力角力场所。
《看》杂志订阅网站http://www.wa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