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工作"高调" 恐无法解决通胀
会议强调,为进一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过,瑞银(UBS)新兴市场经济学家Jonathan Anderson却认为,政府显然并不需要如此大力度的放宽货币政策,反应于国内经济形势失控前收紧政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则认为,目前以美国为主体的世界经济存在金融危机,而国内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还没有完全角成,主要靠政府投资拉动,社会上普遍出现了通胀预期、担心资产泡沫等问题。
此外,为了解决目前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会议定调要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然而,以汽车销售为例,救车市是保八政策的重点之一,在国家政策力道的强势推波下,今年中国已经跃居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背后却存在产销失控、累积经济泡沫之虞。而国务院9月份在一份声明也提到,许多产业盲目扩张,不少领域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有的甚至还在加剧。
不仅如此,为确保经济成长,希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政府甚至献出"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之计,期望使老百姓放心花钱,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不过,所有政策看在民众眼中则表失望,一位网民回文说道:"该刺激的都刺激了,萎了,这下,瞄准老百姓的口袋了。"还有网民以官民生活来对比:"他们何止放心花钱,早已进入到世界富豪式的花钱法,豪宅、好车、上百万一身的名牌服饰、上千万的房产,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他们不敢花的。其余的老百姓正为一日三餐披星戴月地忙着,而钱,有人在代表他们在花着。"
未见具体政策 民众另类解读
事实上,政府"看数字"的风格影响经济政策的设定和执行。一位曾就读浙江大学的共产党员便向看中国记者透露,我国的经济指标GDP是由中央订好达成目标,分配至地方各自完成;从结构看来,为达成目标,必有文件灌水之虞,换言之,我国经济成长是"做"出来的,靠各地方官从中"微调"和"扩大预测"来的。这种看数字达成目标而未从基础改善问题的作法,也用在制定经济政策,因此在明年"辉煌"的国家经济政策,老百姓依然看不到温饱的希望在哪里。有的网民便说:"糊弄鬼吧,说出大天来不大幅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也等于空话。这样的话我们听得太多了。"
在民众看来,政府仍未就改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提出具体解决办法。还有网民揶喻地总结:"‘积极的财政政策'表示政府代表人民群众大把大把的花钱。钱从哪里来呢?迹象显示,政府垄断的资源如水,油,气,电,通信,交通,看病,等等全面涨价,政府增收,GDP说不定还会保10呢!可能考虑到"稳定"大计,不敢涨价太猛,还得想别的办法,于是印钞厂的兄弟们就得辛苦了,这就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这一盘棋实在下的太窝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