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书展一角
据BBC报道:中国在全球最大的书展法兰克福书展上作为主宾国受到广泛的关注,中国的言论自由成了这次书展的另一个焦点。
经过多年的精心准备,中国成为了星期天刚刚结束的法兰克福书展上的主宾国,中国希望以此作为庆祝中国文化成果的愿望却变成了审察控制和言论自由的角力。
本届书展从开幕到闭幕,因中国官方的打压和异议人士的抗争被充满戏剧性的变化。中国异议作家和流亡海外的作家在书展上现身,让外各界对中国展台有了更多的期待。
独立中文笔会和德国笔会共同举办的一个主题为文学与权力的讨论会引起了关注。站台和过道挤满了听众。参加讨论的嘉宾有中国作家、环保人士戴晴,《民以何食为天》的作者周(京+力,念"晴"),以及旅英作家、新书《北京植物人》的作者马建等。
而在书展开幕前举行的一次题为《中国与世界--观念与现实》的讨论会更成了一个主要冲突。 纽约时报报道说,书展组织方撤回了对戴晴和贝岭两位异议作家发言的邀请,引发媒体和政治人士的一片声讨,因此在最后一刻又请回他们发言。
当戴晴和贝岭讲话时,中方代表团集体退场以示抗议。在书展主办方道歉以后采回到会场。这一幕使法兰克福书展及其主宾国在开幕前就陷入了争执。
在闭幕当天的一个招待会上原本被邀请的戴晴和贝岭又被告知发言的安排被取消,这一做法再次受到声讨。为此法兰克福书展在结束后宣布,终止和中国项目负责人彼得.利浦肯的合作。在一分媒体公告中,书展方面表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一段时间以来与主宾国中国方面的协调出现困难"所至。
中国在书展上控制了自己的大量图书,美术品以致作者。但没有办法审察其他书商陈列的有关中国的2500种书目。另外北京在和德国政府进行了各种磋商,和书展主办方进行了很多争论后,仍然无法阻止异议人士和批评人士的参与,就连达赖喇嘛的代表也参加了书展活动。
纽约时报报道说: 如果说中国的产品已经在世界各地被接受,然而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国内经过了几十年的审察制度和官方的控制后,让中国政府感到难以向世界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