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9-09-05 07:28:00作者:
人类的力量巧夺天工,可以以传承几千年来的优良智慧为地球和人们提供有机丰饶的食物,但是也可能因为转基因的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而让生态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
今年泰国稻米丰收,绿色和平开展"稻作艺术",选用了两种叶片颜色不同的传统水稻品种,采用有机的耕作方式,把它们种植在泰国中部平原, 16.000种植面积达平方米,展现出农民头戴草帽用镰刀收获水稻的传统水稻耕作场景.
眼前的画面是不是似曾相识?仿佛梅尔吉普森的"天兆"再现.不过这并非"天兆,而是泰国田间艺术的巨幅有机稻作.人类的力量巧夺天工,可以以传承几千年来的优良智慧为地球和人们提供有机丰饶的食物,但是也可能因为转基因的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而让生态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Rachaburi在泰国的,绿色和平揭开了巨幅有机稻作田间艺术的神秘面纱.这次的"稻作艺术"选用了两种叶片颜色不同的传统水稻品种(一种为绿色,另 一种为黑色),采用有机的耕作方式,把它们种植在亚洲东南部最为富饶的水稻生产区域-泰国中部平原.稻作艺术"的种植面积达16.000平方米,展现出农民头戴草帽用镰刀收获水稻的传统水稻耕作场景.
水稻就是生命
水稻与东南亚人民日常的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传统的水稻品种和耕作方式都应该作为农业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要保护我们的水稻遗产,就需要远离转基因和化学农业的危害,真正实现生态的农业生产方式.
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其实,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稻米是中国人一日三餐的主食,有数亿的农民已种植水稻为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产量占世界稻米总产的1 / 3;同时,中国也具有悠久灿烂的稻文化,悠久的稻作历史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史共同发展.在物产丰饶的云南,一直就保存着丰富的稻作文化,农民们利用生物多样性,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水稻生产.而在很多省份的稻田养鸭生态模式,即环境友好,又保证了粮食生产和农民的生计.
生态农业是出路
但是近几十年来,大量依赖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对我们国家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特别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加剧了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风险,对我国水稻的起源地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深入,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也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巨大的影响.而中国的农业也是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我们在最新的"气候变化和中国粮食安全"的报告中已经指出,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综合的,系统的,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其它方式相比能够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此外,综合的生态农业体系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农业固碳,综合防治病虫害,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民生计多样化的作用,
因此,我们希望,国家在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生产的审批上必须慎之又慎,同时能从资金上加大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从政策上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扶持,保护我国的传统的稻作文化和悠久历史.重视生态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农民生计方面的积极作用.
Rachaburi在泰国的,绿色和平揭开了巨幅有机稻作田间艺术的神秘面纱.这次的"稻作艺术"选用了两种叶片颜色不同的传统水稻品种(一种为绿色,另 一种为黑色),采用有机的耕作方式,把它们种植在亚洲东南部最为富饶的水稻生产区域-泰国中部平原.稻作艺术"的种植面积达16.000平方米,展现出农民头戴草帽用镰刀收获水稻的传统水稻耕作场景.
水稻就是生命
水稻与东南亚人民日常的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传统的水稻品种和耕作方式都应该作为农业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要保护我们的水稻遗产,就需要远离转基因和化学农业的危害,真正实现生态的农业生产方式.
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其实,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稻米是中国人一日三餐的主食,有数亿的农民已种植水稻为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稻国,产量占世界稻米总产的1 / 3;同时,中国也具有悠久灿烂的稻文化,悠久的稻作历史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史共同发展.在物产丰饶的云南,一直就保存着丰富的稻作文化,农民们利用生物多样性,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水稻生产.而在很多省份的稻田养鸭生态模式,即环境友好,又保证了粮食生产和农民的生计.
生态农业是出路
但是近几十年来,大量依赖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对我们国家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特别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加剧了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风险,对我国水稻的起源地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深入,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也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巨大的影响.而中国的农业也是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我们在最新的"气候变化和中国粮食安全"的报告中已经指出,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综合的,系统的,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其它方式相比能够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此外,综合的生态农业体系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农业固碳,综合防治病虫害,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农民生计多样化的作用,
因此,我们希望,国家在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生产的审批上必须慎之又慎,同时能从资金上加大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从政策上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扶持,保护我国的传统的稻作文化和悠久历史.重视生态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农民生计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