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两难的维基百科(图)

作者:donald.duan 发表:2009-09-03 00:2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今天在金融时报中文网上看到一篇报道《维基百科回归"传统"》,这篇报道是9月1日贴上网的,其内容主要是说维基百科,"它的运作理念是向所有用户自由开放,任何人都可以编辑其中的文章。而如今,该网站已正式对允许网站新用户独立更改的条目类别加以限制"。这些内容对我而言没什么稀奇的,因为在2007年的9月份我写过一篇有关维基百科的文章对此就进行了预言,当时我还是维基百科的一位积极的编写者,对维基百科可以说是非常着迷。今天我把这篇文章贴出来,不是为了说明自己预言如何准确,主要是为了向大家说明维基百科为什么走上了这一步,它内在的逻辑是什么,而且我认为以后维基百科的审查还会继续加强,如果我说的是对的,那么这篇文章还是有现实意义的。我文中的提到的 "维基百科"如无说明,都指的是英文版的维基百科。以下是原文:


2006年5月8日,维基百科创始人兼总裁吉米•威尔士在纽约出席《时代》周刊"最具影响力100人"相关活动。 (摄影:路透/Keith Bedford)

维基百科走到了今天,几乎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这个成立仅仅六年的网站,成功地吸引了全世界数以千计的网友无偿地为它添加条目,修改条目,并且拥有了一批素质较高的管理员为它义务劳动。

时间到了今年九月,维基百科已经拥有250种语言版本,英文版维基百科更是条目数突破了二百万大关,这个数量远远超过了任何一本纸质的百科全书。而维基百科的流量更是进入了全球网站的前十名。

可是在这无限风光的背后,维基百科却走到了一个对自身而言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维基百科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条目的可信赖程度或者说条目的质量问题。

如果说维基百科最大的特点是什么?答案可能是全球的网民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入维基百科网站,对网站的条目进行修改或者建立新的条目。这是几乎任何论及维基百科的文章都会提及到的内容,也是维基百科的宣传中的重头戏。可是最近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对维基百科的这个特点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最近媒体和网络不断地报道维基百科的质量问题。我自己知道的有美国中央情报局篡改有关伊拉克战争及关塔纳摩监狱的条目;梵蒂冈的工作人员修改有关天主教圣徒的条目;沃尔玛公司修改有关本公司员工薪资的内容等等。就在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又抓到两家制药公司修改公司有关药品毒副作用的内容。

最近这些一连串的报道使不少人开始质疑维基百科条目的可信赖度,很多原本就对维基百科有意见的精英人物开始反击维基百科,如不少学校的教授明确要求学生的报告等不得引用维基百科的内容。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因为维基百科是人人都可以编辑的,所以它的内容很难保证是可靠的。

就我而言,维基百科的人人可以编写的政策与条目的质量确实是有矛盾的。对于这一点维基百科自己也没有什么办法。维基百科的创始人吉米•威尔士的回答是第一相信维基人基本上是善的,是不怀恶意的。第二如果条目质量有问题的话,那么维基人自己会马上发现并修改的。说实话,这两条都是没有说服力的,如上面被媒体曝光的修改就是不怀好意的,是违反维基的中立性原则的。而对于第二条,实践中会发觉很多错误的内容被发现时已经长期存在于维基百科的页面上(维基百科上一个内容的存在时间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站上查到的)。

当然,维基百科的条目质量问题还有一点是不怀恶意的编写者造成的,那是因为编写者对待某些问题的立场不同,可是编写者本身都真诚地认为自己编写的是正确的,所以你改过来,我改过去,形成了编辑战。不过这种状况不是本文讨论的问题,就此打住。

正因为如此,维基百科现在被要求对条目本身的质量进行审查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此,维基百科也进行了妥协,英文版的一小部分条目已经不允许普通网友进行修改。可是现在维基百科承受的压力更大了。前一段在网上看到一个消息,第二大语言版本的德语版准备在年内开始对条目进行审查,普通的编写者编写完内容后,更改的版本不会立刻出现在电脑屏幕上,而是要经过可信赖的维基百科用户(可能是指管理员)进行审查,审查后方可出现在电脑屏幕上。这条消息出现后,很多人推测英文版的维基百科可能也会出现审查。昨天我看到一则消息,维基百科英文版拒绝对内容进行审查,普通用户依然可以编写及马上使编写内容出现在电脑屏幕上。

下面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及对维基百科的预测。

在维基百科比较小的情况下,影响力有限,这时在维基百科上的编写者主要是对该网站的理念非常认同,并且愿意花时间与别人分享知识,这时的维基人的确基本符合吉米·威尔士说的对维基百科是善的,恶意的更改是比较少的。可是随着维基百科的迅猛发展,该网站可谓是树大招风,尤其是维基百科的内容会影响到某人或某组织的利益时,利益相关者因为维基百科的巨大影响力而会非常关切于己有关的内容,这时就有可能会有把条目修改成于己有利的情况。而且维基百科的树大招风会引起一些恶搞者的注意,再加上维基的政策及内容本身简直可以说是恶搞者的天堂。所以维护现在的政策的话,以后的恶意修改条目的新闻会越来越多,并且现代媒体的作用之一是会把个案搞得好象是普遍事件似的。当然,如果维基百科对内容进行审查,那又会违反维基最基本的政策,对维基百科的发展造成影响。所以现在对维基百科而言真是进退两难啊!

那么未来维基百科的政策发展会如何?我的预测是维基百科会逐步加强对内容的审查,会逐步把发展重点放在维基百科的质量问题上,而维基百科的条目数增长等问题就会退居其次。我的理由是事物发展的阶段是不一样的,某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不同的。在维基百科刚成立时,它的主要任务是快速增加条目数,把网站的影响力打出去,吸引更多的用户,这时我们会看到维基百科津津乐道自己条目数的快速增长。一百万是一个坎,二百万又是一个坎。现在维基百科的条目数可以说已经足够多了,是其他的百科全书难以企及的。此时维基百科就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阶段一定会开始关注条目质量了,这就像当一个企业通过不停的并购大大增长了自己的销售额后,就开始认真地整合并购企业,开始要效益了。而要保证维基百科条目的质量,除了加强自我审查外我想不出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所以我以为现在的维基百科虽然进退两难,并且选择了不改变人人可编写、编写后不受审查地出现在维基百科网站上的做法,但我认为维基百科一定会慢慢地、逐步地加强审查,同时不给人维基百科政策有巨变的感觉。当然,我的预测也可能是错的。(完)


来源:路透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