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9-08-27 08:34:00作者:编译郑寺音
可以自由编写、受到不少网友拥戴的在线百科「维基百科」,由于常被恶搞导致错误百出,可信度大打折扣,近来决定改变网站宗旨推出编辑机制,未来网友撰写的内容将不再照单全收,而是会经过「有经验的编辑志工」审核后才发布。
维基这项称为「标注修订」(flagged revisions)的最新决定,是为了对抗困扰维基已久、近来越来越严重的恶搞问题,并在网站可信度与网友渴望自由发挥之间取得平衡。近年来,维基百科常出现误导性或不正确的条目,引发不少争议,维基希望新发布的编辑限制,能避免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例如,最近发生的恶搞内容包括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勃德,和甫于25日辞世的爱德华肯尼迪,就被恶搞网友提前张贴讣闻。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的中名(middle name)也被网友恶搞为「Whoop-de-do」(唬烂、吹牛),还有「今日美国报」(USA Today)社论版前主编、资深媒体人席根塔勒,也被影射与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案有关。
维基将于数周内开始测试这项机制,如果在世人物的网页有任何修改,「有经验的编辑志工」团队会先判定新增内容是否正确,然后再发布上网,测试期将持续两个月。
负责维护维基百科的「维基媒体基金会」理事会主席斯诺表示:「我们再也不能接受把东西丢到墙上、看看什么会黏住的情况。过去或许有段时间,大家比较能容忍不正确或捏造的事情。现在很少人能忍受。」
不过,维基的编辑限制,可能让原本想编辑的网友因此却步,反倒使得该更新或修改的条目「乏人问津」。维基百科也了解这点,因此「经验丰富的编辑」门坎设得相对不高,网友只要注册,数天后就能核发修改内容。
维基这项称为「标注修订」(flagged revisions)的最新决定,是为了对抗困扰维基已久、近来越来越严重的恶搞问题,并在网站可信度与网友渴望自由发挥之间取得平衡。近年来,维基百科常出现误导性或不正确的条目,引发不少争议,维基希望新发布的编辑限制,能避免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例如,最近发生的恶搞内容包括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勃德,和甫于25日辞世的爱德华肯尼迪,就被恶搞网友提前张贴讣闻。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的中名(middle name)也被网友恶搞为「Whoop-de-do」(唬烂、吹牛),还有「今日美国报」(USA Today)社论版前主编、资深媒体人席根塔勒,也被影射与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案有关。
维基将于数周内开始测试这项机制,如果在世人物的网页有任何修改,「有经验的编辑志工」团队会先判定新增内容是否正确,然后再发布上网,测试期将持续两个月。
负责维护维基百科的「维基媒体基金会」理事会主席斯诺表示:「我们再也不能接受把东西丢到墙上、看看什么会黏住的情况。过去或许有段时间,大家比较能容忍不正确或捏造的事情。现在很少人能忍受。」
不过,维基的编辑限制,可能让原本想编辑的网友因此却步,反倒使得该更新或修改的条目「乏人问津」。维基百科也了解这点,因此「经验丰富的编辑」门坎设得相对不高,网友只要注册,数天后就能核发修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