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中国约有五百五十九位帝王,而年号共有七百一十多个,不仅一遇换朝、换帝即换年号,甚至同一位帝王遇重大、吉祥事情,也往往要更改年号。
武则天画像
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数都改元两次以上,而一个皇帝也有数个年号的。例如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共计十一个年号;唐高宗在位三十四年,用了十四个年号;武则天在位二十二年,共有十八个年号。
也有皇帝在即位时使用前一代皇帝的年号,例如五代时期后梁的"干化"年号、后晋的"天福"年号。不过,明、清两代二十七个皇帝,基本上不改元,即位后只用一个年号,因此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明世宗在位四十五年,只用"嘉靖"一个年号,被称为嘉靖皇帝;清圣祖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只用"康熙"一个年号,被称为康熙皇帝。之后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嘉庆皇帝都是如此,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年号也是皇帝的别名。
由于帝王喜好吉利、祯祥的字作年号,例天、建、干、德、福、安、庆、顺、永、大、元、光等字样;又皇帝们总以真命天子自居,因此有些年号则反映出"天命神授"观念,如"天授"、"天圣"、"天赐"等。也有帝王是为表继承先帝遗业,选用前代皇帝两个年号中拼成新年号,如唐德宗年号"贞元",即取唐朝两大治世││太宗"贞观"和玄宗"开元"上下字拼成;南宋孝宗用的年号"隆兴",也是取自北宋太祖"建隆"与南宋高宗"绍兴"年号之下字拼成。
各朝帝王都喜用吉利字作年号,可是吉利字是有限的,于是出现了某些年号被重复使用。例如"永昌"用了三次,"建武"用了七次,所以光有年号不能说明历史年代,必查明朝代及帝王年号才可说明。
好笑的是年号重复使用状况,有时也是因帝王及其辅臣缺乏历史知识,不知前人已用过之故。宋太祖一次改"干德"年号,在宫中用铜镜时发现铸有"干德四年"字样,惊问窦俨,才知五代前蜀国王王衍也用此年号,因此宋太祖感慨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而宋神宗取"熙宁"年号,宋徽宗取"崇宁"年号,更是贻笑大方,因为它们分别是南朝宋文章胡太后、明宣沈太后陵墓的名号,所以被后人责骂当时群臣不学无术,竟没有发现"年号"与前代"陵号"相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