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9-07-24 13:02:00作者:
严歌苓《小姨多鹤》:日本战败投降,十六岁的少女多鹤在死难多艰的逃亡中依靠机智和对生的本能渴望逃过了死亡,被胡子装进麻袋论斤卖给了东北某小火车站站长的二儿子张俭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张俭的老婆朱小环因日本鬼子的惊吓而不能生育。国仇家恨的大背景下,日本少女多鹤的介入,使得张家的关系变得暧昧而怪异。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女人多鹤的身份不仅在张家成为重大的情感和伦理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民间生活中也成了巨大的政治问题。因为多鹤是张俭欲拒还休、欲罢不能的另一个女人,是生活在朱小环身边的情敌,也是张家三个孩子的生身之母,她的身份和地位成了纠缠张家几十年的头疼事。同时,如何掩盖多鹤的日本人身份也成了张家挥之不去的梦魇。
张大春《聆听父亲》:台湾当代文坛领军人物张大春真情力作。由于年迈的父亲意外摔倒,张大春于父亲生命进入末期的时候,开始给还未出生的孩子说故事,说的正是自己的父亲,以及从父辈那里听来的家族历史。 全书通过与未出生的孩子对话的方式,从祖上五代开始,说到父辈,说到自己所处的时代。除了父亲的讲述外,更贯穿了六大爷所写的"家史漫谈",另有友人的回忆与叙述。大春祖家--山东济南张家"懋德堂",是一个有着五大院落、几百口人丁的显赫家族。祖规家训"诗书继世,忠厚传家"在世事变化中,悄悄改换成两副与"福"、"贵"相关的楹联,张家祖业便也从诗书功名转为经商富贵。当中国进入20 世纪中期抗战期间,全家更是在颠沛流离而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中见证了时代的动荡和变迁。作者在追忆中不断讲述家族故事,溯源中国文化,表达了忧郁而深沉的中国文化乡愁。这是一部在时代变迁中触摸个人血脉的故事,让我们见到有血有肉的"历史",也是"‘小说工匠'张大春的性情之作",更是张大春小说创作的精神源泉。而作者以个人的家族史来抢救家族记忆,以文化溯源的方式拯救文化凋敝的意图,也在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毕飞宇《推拿》:这部近十八万字的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这也是国内少有的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本着对盲人群体最大的尊重与理解,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独特的生活,细微而彻底,真正深入到了这部分人群的心灵。在这群鲜活的人群里,有野心勃勃的创业者沙复明、张宗琪,有陷入爱情为结婚发愁的王大夫、小孔,有陷入欲望和伦理纠葛中的小马,有在传奇爱情中受伤的泰来,有大胆泼辣不远千里地主动追求爱情的金嫣,有"美"的不可胜收又突然凋零的都红。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现实生活中的错位,无不表现了尊严、爱、责任、欲望在人生中的纠结与暗战,而这些人生的矛盾与挣扎在黑暗的世界里似乎显得愈发敏感、清晰与沉默。作品极度细化地将平缓与激烈、温情与残酷都共生于缓缓流淌的情节之中,凸现了多种矛盾的纠结状态,第一次展示了现实生活中盲人按摩师私密而真实的私人世界,展现了人们甚少了解的盲人群体的另一种人生悲喜。书中强调,和正常人一样,残疾人、盲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爱恨情仇和酸甜苦辣,有着同样需要尊重和关注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推拿》最大的意义在于,写出了残疾人的快乐、忧伤、爱情、欲望、性、野心、狂想、颓唐,打破了我们对残疾人认知的情感牢笼。由此引发读者对于盲人这一特殊群体、对于我们正常人人生的深刻反思。
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本书的主要分析对象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类政治大灾难-极权主义。包括德国的纳粹主义和苏联斯大林的大肃反。极权主义(totalitaf- ianism)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25年,一般认为是意大利法西斯党人的创造,强调国家权力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与控制。本书被公认为是极权主义系统研究的开山之作。它与1941年弗罗姆的《逃避自由》,1944年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1945年卡尔8226;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9年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和1956年弗里德利克、布热津斯基的《极权主义独裁和专制》等著作一样,是那一代饱受战乱之苦的知识分子对极权政权和乌托邦思想的主要反思成果。
北岛《青灯》: 本书是北岛最新的散文集,收录刚完成的十一篇作品,并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忆念,就像灯火辉煌的列车在夜间一闪而过,给乘客留下的是若有所失的晕眩感;第二部分则是游历,文笔精炼如诗,情感如压抑的火山,蕴涵爆破力量。青灯素帐,烛影惶惶。
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本书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民国史专家,尤长于蒋介石和中国国民党史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者即长期阅读并深入研究保存在大陆和台湾的蒋介石日记的" 类抄本"和"仿抄本",多次赴台湾阅读蒋介石的"大溪档案",多次赴美、英、日等国阅读与蒋介石相关的历史档案。2006年、2007年,作者又两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阅读陆续开放中的蒋介石日记的手稿本。本书即为作者长期研究蒋介石日记的成果精选。所收各文,或为新作,或据日记手稿修订、增补。在本书中,杨天石通过大量引述和分析研究蒋介石日记,展现不同历史时期,蒋介石的个人生活、思想性格、政治作为、治国方略等等方面的详尽内容。这对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蒋介石其人,能提供极具价值的帮助。另外,蒋介石作为民国时期的领袖人物,其个人举手投足、喜怒哀乐,都映现出中国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脉搏。因此,出版杨天石解读蒋介石日记的成果,对于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也有其重要意义。
王军《采访本上的城市》:《城记》是在宏观层面上展开的叙事,《采访本上的城市》则试图将笔力渗透到中观与微观层面。 "布局--街区--细胞"及其背后的公共政策与文化含义,构成了我认识城市的体系。在这样的三个层次里,城市是敏感的,是可以有无穷变化的,但每一种变化都是可读的。这样,就可以用逻辑的方式来求证事物,而不必画符念咒用桃木宝剑去捉妖。必须说明的是,《采访本上的城市》并不是为了阐释这样的理论,它表现的只是这种认识体系的可能性--看我能不能把城市的故事还原得更加本质?这本书以一个个故事连缀而成,故事与故事之间,情节上的联系或有或无,但它们多被这样一个"场"控制着。《城记》完成之后,有一个问题我始终不能释怀,就是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房危屋破一直是拆除北京老城区的理由,却少有人关心是何原因导致了老城之衰,以致于简单地把危房这样一个社会问题等同于一个物质问题,以为推土机一推便可了之,殊不知问题竟是越推越多。 《采访本上的城市》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来对中国及欧美城市的调查成果,书中直面当今中国的城市问题,对宽马路、拆迁经济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解剖;同时直击当前中国城市与建筑领域中的大事件、大热点,包括中央行政区外迁之争、国家大剧院、鸟巢体育场、CCTV大楼、国家博物馆改扩建等争论。作者均对这些争论作了第一手深入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安德鲁、贝聿铭、库哈斯、德梅隆、福斯特等中外建筑师,其中包括4位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得者。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从国民党史的角度研究国共关系的著作,从而将国共关系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利用国共双方大量可靠、翔实的历史档案(包括档案馆档案)和许多重要人物的日记、回忆录,多方查证重大史实,全面论述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书中对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如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及国民党各派系对国共合作的态度;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剿"共决策过程;抗战时期国民党对中共政策的演变过程,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的态度;抗战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决策,1949年国共北平谈判等。在这些问题上,作者吸收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而且有新意和开拓性。
张维迎等《中国改革30年》:本书的10位作者均为"2008年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的演讲嘉宾,成思危,吴敬琏,茅于轼,厉以宁,林毅夫,周其仁,钱颖一,陈志武,樊纲,张维迎等,名家齐聚,破解迷局。这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名经济学专家对于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评价与展望。具体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这10位专家的演讲实录,共有10篇,分别是:对改革开放30年的三点体会(成思危);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怎样才能继续(吴敬琏);从制度演变看改革以来财富的创造(茅于轼);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厉以宁);中国渐进改革的逻辑(林毅夫);取一个角度,看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周其仁);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钱颖一);中国改革开放30年(陈志武);改革开放30年的回忆、分析与未来30年的展望(樊纲);从改革开放30年谈收入分配问题(张维迎);第二部分是媒体提问(包括《经济半小时》的访谈)。
格拉斯《剥洋葱》:在回忆录《剥洋葱》中,格拉斯记叙了他从12岁到32岁的生活经历,共11章,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写起,一直写到他在巴黎的简陋条件下完成《铁皮鼓》。格拉斯声称12岁时战争的爆发,对他意味着童年的结束,此前的童年记忆往往是靠不住的,而他在《铁皮鼓》之后的经历,已经为人们熟知,无需写入回忆录。在书中,他一次次地诘问年轻的自己,一层一层地剥去记忆的外皮,尽管这是一个痛苦、艰难、浸满泪水的过程,因为格拉斯认为"必须为这本书找到一种形式,这是最困难的。我们的回忆、我们的自画像都有可能是骗人的--它们也经常是骗人的,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我们美化、戏剧化自己的经历,让它们一桩桩浓缩成轶事。我想,所有这一切一目了然,包括文学回忆录的坏名声。这就是‘洋葱'。在剥洋葱时,也就是在写作的时候,会一层皮一层皮地、一句一句地越来越明显,让人可以看出来,这下失踪者将会重新活过来。"
张大春《聆听父亲》:台湾当代文坛领军人物张大春真情力作。由于年迈的父亲意外摔倒,张大春于父亲生命进入末期的时候,开始给还未出生的孩子说故事,说的正是自己的父亲,以及从父辈那里听来的家族历史。 全书通过与未出生的孩子对话的方式,从祖上五代开始,说到父辈,说到自己所处的时代。除了父亲的讲述外,更贯穿了六大爷所写的"家史漫谈",另有友人的回忆与叙述。大春祖家--山东济南张家"懋德堂",是一个有着五大院落、几百口人丁的显赫家族。祖规家训"诗书继世,忠厚传家"在世事变化中,悄悄改换成两副与"福"、"贵"相关的楹联,张家祖业便也从诗书功名转为经商富贵。当中国进入20 世纪中期抗战期间,全家更是在颠沛流离而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中见证了时代的动荡和变迁。作者在追忆中不断讲述家族故事,溯源中国文化,表达了忧郁而深沉的中国文化乡愁。这是一部在时代变迁中触摸个人血脉的故事,让我们见到有血有肉的"历史",也是"‘小说工匠'张大春的性情之作",更是张大春小说创作的精神源泉。而作者以个人的家族史来抢救家族记忆,以文化溯源的方式拯救文化凋敝的意图,也在书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毕飞宇《推拿》:这部近十八万字的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这也是国内少有的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本着对盲人群体最大的尊重与理解,描述了一群盲人按摩师独特的生活,细微而彻底,真正深入到了这部分人群的心灵。在这群鲜活的人群里,有野心勃勃的创业者沙复明、张宗琪,有陷入爱情为结婚发愁的王大夫、小孔,有陷入欲望和伦理纠葛中的小马,有在传奇爱情中受伤的泰来,有大胆泼辣不远千里地主动追求爱情的金嫣,有"美"的不可胜收又突然凋零的都红。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现实生活中的错位,无不表现了尊严、爱、责任、欲望在人生中的纠结与暗战,而这些人生的矛盾与挣扎在黑暗的世界里似乎显得愈发敏感、清晰与沉默。作品极度细化地将平缓与激烈、温情与残酷都共生于缓缓流淌的情节之中,凸现了多种矛盾的纠结状态,第一次展示了现实生活中盲人按摩师私密而真实的私人世界,展现了人们甚少了解的盲人群体的另一种人生悲喜。书中强调,和正常人一样,残疾人、盲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爱恨情仇和酸甜苦辣,有着同样需要尊重和关注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推拿》最大的意义在于,写出了残疾人的快乐、忧伤、爱情、欲望、性、野心、狂想、颓唐,打破了我们对残疾人认知的情感牢笼。由此引发读者对于盲人这一特殊群体、对于我们正常人人生的深刻反思。
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本书的主要分析对象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人类政治大灾难-极权主义。包括德国的纳粹主义和苏联斯大林的大肃反。极权主义(totalitaf- ianism)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25年,一般认为是意大利法西斯党人的创造,强调国家权力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与控制。本书被公认为是极权主义系统研究的开山之作。它与1941年弗罗姆的《逃避自由》,1944年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1945年卡尔8226;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9年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和1956年弗里德利克、布热津斯基的《极权主义独裁和专制》等著作一样,是那一代饱受战乱之苦的知识分子对极权政权和乌托邦思想的主要反思成果。
北岛《青灯》: 本书是北岛最新的散文集,收录刚完成的十一篇作品,并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忆念,就像灯火辉煌的列车在夜间一闪而过,给乘客留下的是若有所失的晕眩感;第二部分则是游历,文笔精炼如诗,情感如压抑的火山,蕴涵爆破力量。青灯素帐,烛影惶惶。
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本书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民国史专家,尤长于蒋介石和中国国民党史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者即长期阅读并深入研究保存在大陆和台湾的蒋介石日记的" 类抄本"和"仿抄本",多次赴台湾阅读蒋介石的"大溪档案",多次赴美、英、日等国阅读与蒋介石相关的历史档案。2006年、2007年,作者又两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阅读陆续开放中的蒋介石日记的手稿本。本书即为作者长期研究蒋介石日记的成果精选。所收各文,或为新作,或据日记手稿修订、增补。在本书中,杨天石通过大量引述和分析研究蒋介石日记,展现不同历史时期,蒋介石的个人生活、思想性格、政治作为、治国方略等等方面的详尽内容。这对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蒋介石其人,能提供极具价值的帮助。另外,蒋介石作为民国时期的领袖人物,其个人举手投足、喜怒哀乐,都映现出中国大变革时代的历史脉搏。因此,出版杨天石解读蒋介石日记的成果,对于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也有其重要意义。
王军《采访本上的城市》:《城记》是在宏观层面上展开的叙事,《采访本上的城市》则试图将笔力渗透到中观与微观层面。 "布局--街区--细胞"及其背后的公共政策与文化含义,构成了我认识城市的体系。在这样的三个层次里,城市是敏感的,是可以有无穷变化的,但每一种变化都是可读的。这样,就可以用逻辑的方式来求证事物,而不必画符念咒用桃木宝剑去捉妖。必须说明的是,《采访本上的城市》并不是为了阐释这样的理论,它表现的只是这种认识体系的可能性--看我能不能把城市的故事还原得更加本质?这本书以一个个故事连缀而成,故事与故事之间,情节上的联系或有或无,但它们多被这样一个"场"控制着。《城记》完成之后,有一个问题我始终不能释怀,就是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房危屋破一直是拆除北京老城区的理由,却少有人关心是何原因导致了老城之衰,以致于简单地把危房这样一个社会问题等同于一个物质问题,以为推土机一推便可了之,殊不知问题竟是越推越多。 《采访本上的城市》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来对中国及欧美城市的调查成果,书中直面当今中国的城市问题,对宽马路、拆迁经济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解剖;同时直击当前中国城市与建筑领域中的大事件、大热点,包括中央行政区外迁之争、国家大剧院、鸟巢体育场、CCTV大楼、国家博物馆改扩建等争论。作者均对这些争论作了第一手深入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安德鲁、贝聿铭、库哈斯、德梅隆、福斯特等中外建筑师,其中包括4位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得者。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本书是国内第一部从国民党史的角度研究国共关系的著作,从而将国共关系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利用国共双方大量可靠、翔实的历史档案(包括档案馆档案)和许多重要人物的日记、回忆录,多方查证重大史实,全面论述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书中对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如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及国民党各派系对国共合作的态度;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剿"共决策过程;抗战时期国民党对中共政策的演变过程,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的态度;抗战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决策,1949年国共北平谈判等。在这些问题上,作者吸收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而且有新意和开拓性。
张维迎等《中国改革30年》:本书的10位作者均为"2008年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的演讲嘉宾,成思危,吴敬琏,茅于轼,厉以宁,林毅夫,周其仁,钱颖一,陈志武,樊纲,张维迎等,名家齐聚,破解迷局。这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名经济学专家对于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评价与展望。具体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这10位专家的演讲实录,共有10篇,分别是:对改革开放30年的三点体会(成思危);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怎样才能继续(吴敬琏);从制度演变看改革以来财富的创造(茅于轼);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厉以宁);中国渐进改革的逻辑(林毅夫);取一个角度,看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周其仁);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中国经济(钱颖一);中国改革开放30年(陈志武);改革开放30年的回忆、分析与未来30年的展望(樊纲);从改革开放30年谈收入分配问题(张维迎);第二部分是媒体提问(包括《经济半小时》的访谈)。
格拉斯《剥洋葱》:在回忆录《剥洋葱》中,格拉斯记叙了他从12岁到32岁的生活经历,共11章,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写起,一直写到他在巴黎的简陋条件下完成《铁皮鼓》。格拉斯声称12岁时战争的爆发,对他意味着童年的结束,此前的童年记忆往往是靠不住的,而他在《铁皮鼓》之后的经历,已经为人们熟知,无需写入回忆录。在书中,他一次次地诘问年轻的自己,一层一层地剥去记忆的外皮,尽管这是一个痛苦、艰难、浸满泪水的过程,因为格拉斯认为"必须为这本书找到一种形式,这是最困难的。我们的回忆、我们的自画像都有可能是骗人的--它们也经常是骗人的,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我们美化、戏剧化自己的经历,让它们一桩桩浓缩成轶事。我想,所有这一切一目了然,包括文学回忆录的坏名声。这就是‘洋葱'。在剥洋葱时,也就是在写作的时候,会一层皮一层皮地、一句一句地越来越明显,让人可以看出来,这下失踪者将会重新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