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某郡有甲某在家读书,有乙某在甲家伴读。这一年夏月
甲娶妻,成婚当夜,新娘说:"听说夫君读书多年,妾愿意
出一联请夫君属对,如能对出,夫君今夜就住在这里,如对
不出来,请夫君上楼去读书,什么时候对出来,我们再相见
不晚,如何?"甲说:"好。"新娘说:"妾是女流,不敢
出上联,可以出一下联:
等灯登阁各观书。"
甲思量多时,不能对,惭愧出门,回书房读书。乙问甲:"
洞房一刻值千金,今晚你为什么还要来书房住啊?"甲说了
原委,一会儿郁闷就寝。乙于是冒名入洞房,对新娘说:"
你的对联工巧,我一时半会对不出来,让我来日慢慢思量,
你总不能让新人睡书房吧。"新娘觉得不好意思,于是二人
上床就寝,第二天乙早起离开。晚上,甲入洞房,对新娘说
:"你出的对联,我确实对不出来。"新娘说:"夫君怎么
又说起这件事啊?"甲说:"昨天晚上我在书房睡了一晚,
我们再没说一句话,怎么能说又呢?"新娘知道昨晚人不是
自己的丈夫,于是上吊自杀了。
后来甲乙二人一起参加乡试。当时贡院中有一柱梧桐树,中
秋夜里监临坐在树下,仰望秋月,偶然间想到一联:
"移椅倚桐同玩月。"
想不出下句,于是出示场中考生,寻求佳对。考完后,监临
在树下睡觉,梦一妇人来说:"妾有一联:
等灯登阁各观书,
不知道能对大人的上联吗?"监临见妇人脖子系绳,舌头外
吐,于是惊醒,知为缢鬼。查阅考生所对对联时,发现有甲
乙二人所对雷同,都是缢鬼对联,觉得蹊跷。将甲乙二人传
来,派官查问。先问甲对联所出,甲说来自亡妻,并细说她
缢死情由。问:"新婚当夜你回书房睡觉,对联的事你对其
他人说过吗?"甲说:"曾经对伴读乙说过。"问:"乙这
夜也睡在书房吗?"说:"白天我和乙同屋读书,晚上各睡
一室。那夜炎热,我夜起呼乙纳凉,见他房门外锁,才知道
他那晚不在。"呼乙上堂,乙说:"对联出自心裁。"问:
"这对联出自甲妻,甲不能对,出来睡在书房,向你说了。
你却说自己对的,不羞愧吗?"乙不回答。问:"甲妻为什
么上吊而死,你知道吗?""乙说:"不知道。"问:"那
夜甲在书房睡觉,你也在书房睡吗?"乙说:"对。"问:
"不对,那晚甲起乘凉,见你房门上锁,甲说的很清楚,你
为何要说慌呢?"乙说:"那夜我确实不在书房睡觉:我回
家省亲去了。"于是传乙父来,问:"你孩子在外读书几年
了?"乙父说:"只在甲家读了二年。"问:"经常回家吗
?"乙父说:"为了孩子功名,除了清明、端阳、中秋,我
不让他回家。"问:"你孩子已经过了二十岁了,娶妻在家
,也许有时回家你不知道吧?"乙父说:"我害怕分散他的
心志,还没有给他完婚,只在今年十月间为他娶妻。"又问
:"你孩子在甲家伴读,或许因为甲娶妻的缘故,他不便在
甲家读书,暂时回家一趟,也许是有的,你有没有记得?"
乙父说:"没有。我也因为这种担心问过他,但孩子确实没
有回来过。"
于是又提乙上堂。问:"你父亲说,除了清明、端阳、中秋
三时不许你回家。甲娶妻那夜,你既不在甲家,又没有回家
,到底去哪里了?"乙不能可答。问:"那夜你冒充新郎私
入洞房,是不是这样?"乙左右不能对,只好招认,但说新
娘死在第二天夜里,和自己无关,官怒,说:"你入洞房,
一定说,佳联难对,第二天晚上甲入洞房也这样说,新娘知
道第一天晚上的人不是甲,含羞而死,怎么敢说和你无关?
!"乙无语,这件冤案终于大白天下。
(《益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