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天一夜看完全剧的,此后几天,一直沉浸在它阴暗、恐怖、变态的剧情中。我的眼前总晃动着演员赵君那张邪恶的肥脸,在剧中他曾是一个地下党,又是特务 T55。他真是特务吗?虽然导演最后不得不让他成为特务,在臭阴井中被情人刺死,但我并不相信他是一个特务。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厂长,只有理解了他,我们才能理解那段历史。我们正是从那样的日子,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还记得剧中人谈起他的那些话:"他真的很可怕,他想要谁死,那个人就算活着,也会比死更难受。我根本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但他好像掌握着所有人的秘密和疮疤,随时都会撕开,然后再撕一撕。他是一个说出来,就会做到的人......"是的,因为他的存在,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话。这不仅是我们建国之初的历史,此后三十年,中国人也一直生活在这样的阴影中。
今年是建国60周年,能诞生这样一部表现建国初期历史的电视剧,是让人惊喜的。这部电视剧让我们看到导演范小天,骨子里还是一个作家,有着对良知和历史的承担。说它是反特剧、心理剧、悬疑剧,都没错,但这只是一些次要的标签。《热爱》最准确的定义,是一部有深度的历史寓言剧。谁是特务T55?其实每个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都是T55,都做过T55。他们有时会像T55那样去迫害别人,有时又会被当作T55被别人迫害。
令人吃惊的是,这一次电视剧竟然走在了文学和学术的前面。对于建国初的几大历史运动,我们的文学和学术都很少触及,尤其对当年的镇压反革命运动,至今连一本研究专著都没有,是一个可怕的空白。如果说土改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那么"大镇反"和其后的"三反""五反"改变的就是城市人群。直接的暴力和强大的心理压力,彻底变异了当时人们的旧价值观,也摧毁了基于同事、同学、朋友、家族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它围绕"革命"和"阶级"所培养起的斗争话语和运动模式,以及人与人互不信任的精神习性,影响了几代人。它不仅清洗了大量异己分子,也第一次向城市民众展示了国家权力的力量。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一书中的数据,"大镇反"全国共处决反革命分子71万人,关押129万人,管制123万人,其中一部分被关押或管制的人,直到 1979年后才陆续查实为冤假错案。而《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认为,当时自杀人数可能就有50万。说"大镇反"是新中国的第一次严打,并不为过。它开创了用数字来量化任务的严打模式,镇压之初就下达了千分之0.5到千分之1的处决比例。一些地方因无法完成任务,只好勉强凑数。当时地方干部很多是军人出身,习惯用武力消灭一切隐患,加上司法人员很少,出现了大量滥捕滥杀、公报私仇的现象。很多地方为完成上级摊派的任务,不得不枪杀国民党起义人员或地下武装人员。比如贵州国民党统治末期81个县的县长,无论是起义、投诚,还是被捕释放的,竟全部被当作反革命分子给杀掉了。一时间人人自危,电视剧便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所以它的恐怖显得异常真实。
即使规定了处决比例,一些地方也在搞政绩攀比。这从当年的领导批示可看出:"贵州省认为不杀千分之三就不符合准和狠的原则,我倒觉得按贵州人口一千万已杀一万三,省委要求再杀二万二千至二万五千,我们可以允许他们再杀一万多一点,留下一万多不杀,已经超过千分之二的比例,已是按照贵州这样的特殊情况办事,已经算得准和狠了。"全国当时有5亿人,按处决了71万人计算,比例也达到了千分之1.4,远远超过预期。
当年虽然处决了很多人,却未引起社会动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在决定出兵朝鲜两天后,国家出台了"镇压反革命 "的决定,把握的正是这个时机。刘少奇后来的说法非常形象:"因为抗美援朝的锣鼓响起来,响得很厉害,土改的锣鼓、镇反的锣鼓就不大听见了,就好搞了。如果没有抗美援朝的锣鼓响得那么厉害,那么土改和镇反的锣鼓就不得了了。这里打死一个地主,那里也打了一个,到处闹......",社会或许就会出现动荡。明白这个历史背景,对剧中那些表现抗美援朝的镜头,便会多一层思考。
总之,《热爱》正是在这样一个大历史背景中,完成了它惊心动魄的故事。最近看到评论,认为主角苏有朋和韩雪的爱情有些"奶油"。我想了很久,在一个友情和亲情都被摧毁的年代,或许只有爱情的力量,才能直面那种让人恐惧的势力。无论是热爱,还是错爱,那种令人迷醉、难以自拔的爱情,在外人看来都像是病态。实际上,爱情的纯粹,和当年人们对新社会的信仰倒是相似的。它终究会有醒来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