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叫做"友谊村",为什么要叫做亲戚村呢?据说首先是从东庄和樊家峪两个村开始的。
很多年以前,樊家峪有一人在东庄给一家富户当管帐的先生。这个人性格开朗,喜欢说笑,并且言语幽默诙谐,人缘儿也很好,在东庄一住几十个春秋,年深日久,与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能说上话,都能耍上笑。
东庄原名毛家庄,村子里居住着姓毛的和姓费的两大姓,起先两姓和睦相处,后来因为房产田基闹的翻了脸,发展到打官司。因为两户各持已见、不可调和,以致官司十年不决。在这十年中,两家都花了不少钱,跑了不少的冤枉路,未分胜负,都有了和解的心意,但是碍于面子,谁也不首先伸出友谊的手。樊家峪这位管账先生看到这个情况。便找见两姓的头儿说:"叫老姑夫把你两家的事管和了。两姓的头儿说:"你就把老姑夫的事管和了。"只这一句话,两家就像是冰解河开,春日融融流水潺潺,经过管账先生调解,两家言归于好,遂杀猪宰羊,唱戏庆贺。
事隔不久,这位管账先生染病在床,毛、费两姓人,感激先生解和了他两家的纠纷,每日轮流侍候在床边。这个管账先生的樊家峪家中,一无妻女,二无子侄,也不思落叶归根。后来他的病情日渐沉重,临终前,毛、费两姓的族长问先生,有什么还没了结的心思,这位先生眼睛半开半闭,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再叫我一声老姑夫。毛、费两位族长很为难,因为平日互相戏谑,都以对方的老姑夫自称,谁也没有叫过谁一次,这回先生提出,实在是棒槌剔牙一一夯口的难叫,但是再看看先生奄奄一息的样儿,也不忍叫他带着不满足的心境过世。为了安慰他,两姓人说:"老姑夫今日个就叫你一声老姑夫!"这位管账先生听见叫他老姑夫,睑上露出惬意的笑容,闭目长逝了。
管账先生过世以后。东庄人把他用棺木盛敛,锣鼓旗伞送回樊家峪安葬'。樊家峪人也用好酒好饭相待,两个村的人,素不相识,但是亲如一家。
这件事情过后,一日,东庄一个人赶着大车到汾南卖炭,走到樊家峪的地方。牲口乏了上不得坡,赶车人想喂一喂,但是没有青草,便到一块苜蓿地里割苜蓿,被樊家峪人见了,便喝问道:"哪谁割我的苜蓿?东庄人答道:"你老姑夫。"这人不仅不恼,反而热情地把他领回家,好饭相待,又喂好牲口.打发上路。又有一回,樊家峪人到北山拉石灰,车赶到东庄坡脑上,人困马乏,天气又热;见几个人在井台上汲水,这赶车人也不答话,提了一桶水就去饮牲口。汲水的人问道:"你是谁,怎么也不问一声就把水提走了?"对方答道"你老姑夫要饮牲口哩!"东庄人知道这是樊家峪人,你拉我扯,争相要叫客人到家中吃饭。久而久之,你来他往,两个村便成了"通村之好",不论男妇老幼见面时,一律自称老姑夫,也不论认识不认识,一知道是亲戚村的人,便热情接待,排忧解难,这种关系一直绵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