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日报》报导,湖南的铅、锌、锡、煤等矿产资源丰富,采选、冶炼、化工等企业多分布于湘江流域,令湘江的重金属污染极为严重。自二零零零年起,湖南的汞、镉、铬及铅排放量便位居全国首位。
省内的郴州三十六湾、衡阳水口山、株洲霞港湾及湘潭竹埠港为湘江重金属污染的四个重点区域。其中三十六湾因矿场资源丰富,多年来一直被掠夺式开采,为湘江支流陶家河带来严重污染。
陶家河流域主要是锌、铅、锡、砷、镉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三十六湾矿区产生的尾砂、废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入河流,造成污染。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陶家河流域的村民因河道淤塞、水土流失、水质严重污染致农田不能耕种、数万人饮用水出现困难等情况,一直上访,但问题至今未有根治,令民众苦不堪言。
由于重金属污染严重,原是中国三大家鱼产卵区之一的湘江,鱼获已不足三十年前的三分之一,回游性鱼类几近灭绝。污染不但威胁鱼获,更危及湘江流域附近四千万人口饮用水安全及生产安全。株洲天元区因耕地土壤含有大量重金属,令稻谷中重金属含量超标,不宜食用,叶类蔬菜中重金属超标,亦要限制种植。
来源:网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