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似乎未能很好利用伦敦20国峰会这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20国集团领导人伦敦峰会周四正式举行,但从媒体报道的角度来说,除了可能出现更激烈的抗议示威活动,这次峰会实际上已经结束了。
之所以这么说,一是因为主要的领导人会面星期三已经进行,二是因为周四的峰会说是一天,但实际各国领袖开会的时间不过几个小时,加之会议可能(也是必须)涉及的话题比如重振全球经济、加强金融监管、增加发展中国家发言权等早已为外界所知,甚至最后声明的草稿也已经被媒体搞到了手。
何况,谁都清楚,指望这么一个象征性远大于实际意义的峰会力挽狂澜比愚人节的玩笑还不靠谱儿。
不过,人们对这次峰会仍有着强烈的期待,其中一个大家心目的"亮点"就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首次会晤。甚至有舆论认为,这次伦敦峰会与其说是20国的G20峰会,不如说是中美两国的G2峰会。
"亮点"不亮 "高调"不高
但胡奥会这个"亮点"却似乎远没有人们期待的那么"亮"。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两人并未谈及诸如未来美元地位等热点话题,也包括中方在会晤后迟钝、僵化的新闻发布,更包括横空杀出个萨尔科齐,抢了胡锦涛,也抢了奥巴马的风头,中国的公关控制显然失败。
总的印象是,中国似乎未能满足外界会前热切的预期,也未能充分利用伦敦峰会这个舞台展示自己。回想北京奥运的辉煌盛况,中国的威风好象只在自己家中管用。
造成外界这次对中国强烈期待的,不仅仅是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和在全球经济衰退而中国仍在谈论保持8%增长的事实(当然,相比过去两位数的增长,8%对中国来说已经是衰退),引起西方关注的还有会前中国高官高调的媒体亮相:先有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人民银行网站撰文,呼吁创造新的国际储备货币,言外之意直指美元统治地位,后有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在《泰晤士报》上发表的文章,表示中国愿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更多资金。
然而根据美国官员的说法,胡锦涛和奥巴马的会晤既没有涉及中国手中美国政府债券的安全问题,也没有涉及以新的国际货币取代美元。让媒体觉得多少还值得报道的,除了早在奥巴马上任之初两人电话交谈就已经提及的互访,只有一个语焉不详的新"战略经济对话"。
胡锦涛和奥巴马的会谈并未涉及热点问题。
同布什政府时期的对话机制相比,新对话仅有的区别是由原来的每年两次变成了一次,各自的主持者也不再只由商贸官员主导,中方除了主管经济的副总理王岐山,加上了负责战略对话的国务委员戴秉国,对应美方的财政部长盖特纳和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没有新闻的发布会
对这个新对话,人们自然想知道更多。作为中文媒体,BBC中文网在周三下午美国方面的新闻发布会之后也自然期待着中方能随后提供更多信息。然而等了五个多小时之后发现,中方的新闻发布会除了中国在台湾、西藏问题上的老生常谈没有任何新东西,而且新官上任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没有给记者哪怕一个提问的机会,令在场中外记者大摇其头。有英国记者发布会一结束立即给老板打电话:没有东西可写,我要回家了。
也许是我们最近两年已经习惯了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的开明形象和坦率风格,习惯了伦敦中国大使馆发言人在涉及中国问题上的主动出击,对马朝旭这位身为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发言人在G20峰会这样一个场合以如此风格出现自然不能不感到失望。
但回头一想,也许我们的期望太高了,在中国外交部看来,周三的新闻发布可以比美国晚五个小时,也可以当作仅仅是地点从北京变成了伦敦的一次例行发布会(不过直到中国时间周四下班的时候,发布会内容还没有出现在中国外交部网站上)。
六年前在北京报道"两会"的时候,外交部的新闻发布是唯一不提当时时髦的"与时俱进"的,我当时的理解是中国外交已经韬光养晦惯了。六年之后,想不到中国外交似乎躲得更深了,也许韬光养晦久了,忘了邓大人当年在韬光养晦后面还有"有所作为"四个字。
一场新闻发布会,让中国在这次G20峰会上的形象大打折扣,人们期待的G2恐怕变成了G1.5。
中国最近经常谈软实力。这次伦敦G20,我们当然看到了中国作为经济大国的实力,但也看到了中国之"软":在谈论与世界接轨之前,是不是先该学会怎么用这个世界通行的方式和这个世界交流。
但愿,这方面我们不用再等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