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抢发藏区冲突新闻耐人寻味

发表:2009-03-10 19:2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日前在青海省果洛藏区发生警民冲突、车辆被炸事件后,被称为官方喉舌的新华社于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了新闻,有港媒报导称,官媒此次处理方式颇耐人寻味。此前曾有报导指,北京两会期间官媒对突发敏感事件报导将沿用这个称为抢占话语权的发布模式。

香港明报引述北京消息称,"下好先手棋"是现在中宣部对于重大新闻事件报导的要求。3月9日凌晨,在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玛柯河林场发生这起藏民抗议事件,正值西藏高度敏感期和北京"两会"期间,中国官方媒体对此事件的报导方式引人注意。

对于此次青海藏区警民冲突事件的报导,新华社在第一时间即做出了反应,不过新华社的中文电讯报导十分简短,并无交待事发原因,但称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而英文电讯则较为详细,称警车和消防车遭到"不精密的土制爆炸品"袭击。

新华社英文电讯引述当地警方说,8日下午,果洛州森林公安在玛柯河林场一处检察站截查当地一藏族人所开的运木材卡车,卡车车主与干警发生争执,数十名村民继而在检查站聚集抗议,至9日凌晨才散去。随后在当日凌晨2时许,一辆警车和消防车遭到了爆炸袭击。新华社称,当局仍在调查事件,但没有交待有否采取逮捕行动。

明报指出,官方对内地媒体仍未发布消息。看来有关方面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还是"内外有别"。

此外,该报报导说,今年"两会"新闻报导了无新意,涉及疆独问题、西藏问题、军事问题等诸多敏感话题,官方均以废话套话应对记者采访。一些官员应付记者有绝招,无论问什么,总是一套话。

据报导,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4日内3次接受记者采访,说的都是同一些话;新疆自治区主席白克力3日内2次接受记者采访,也用同样内容来回答;那些军队代表要么不说,要么说的都是废话。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