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今天报导,武汉大学表示,发现此基因编码的是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郭德银与其博士生陈宇。
共同作者还包括此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代病毒中心主任田波等,这项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权威综合性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
2003年SARS疫情发生后,医学界确认SARS致病的冠状病毒,但病毒是如何生存与大量繁殖的,却一直没有弄清。而这一问题对预防SARS疾病至关重要。
近年来,海内外实验室对SARS病毒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SARS病毒的发生特点和致病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专家认为,SARS病毒虽然已得到控制,但自然界野生动物群体中还存在SARS样冠状病毒,SARS病毒再次爆发的危险依然存在。
SARS病毒是现在发现的最大的RNA(核糖核酸)病毒,也就是生命基因靠RNA传递。
武汉大学生科院研究组选择冠状病毒特有的多个RNA加工作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酵母菌系统的功能筛选和体外生物化学分析,发现SARS病毒基因组1b区编码的一种“非结构蛋白nsp14”。
科研人员陈宇说,“非结构蛋白nsp14”将大量病毒送入了要袭击的地方,并为病毒传递发挥保护作用。此外,它还是将其基因变成病毒生病蛋白的核心,没有这组编码,再多基因也变不成病毒。
郭德银说,可通过这个系统,找出某种对SARS病毒这一功能有害、但对人体无害的物质,进而研发成小分子药物。
来源:中央社台北16日电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