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之中最憨厚勤劳的要数牛了。在几千年的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牛,人与牛也生了相互依存的深厚感情,它以自己的坚忍勤劳成了牧童的夥伴,成了农民的帮手和朋友,许多诗词里就大量记载到人牛之间的事;画牛的也不少,仅以当代为例:大画家齐白石自称"耕砚牛",李可染一生酷爱画牛,在自己的画室里挂着 "师牛堂"的横幅。
我们从诗词中觅牛、从图画中找牛,便可看到中华民族灿烂的农耕文化,而人牛之间也从育牛、牧牛、役牛、相互依存,升华到崇牛敬牛的信仰。以下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历代历族对牛崇信的习俗:
立春鞭春牛
中国封建时期最为盛行的崇牛活动是"鞭春牛"。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每年的二月四日前后。古时每逢立春日,州县官与农民便鞭打春牛,以祈丰年,又称"打春"、"鞭春"等。这一活动不仅是民间信俗,官府的积极参与使它有了浓厚的"劝农"色彩。
鞭春牛与周代的"出土牛"有渊源关系。《礼记·月令》载:"(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帝磔,出土牛,以送寒气。"土牛,即泥土制的牛。这一活动固定于立春之日,始于汉。《后汉书·礼仪志上》云:"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至立夏。"
至于鞭春牛,在唐人诗中多见,如白居易诗:"布泽木龙催,迎春土牛助。"
宋人笔记于鞭春牛的记述转详,吴自牧《梦梁录·立春》云:"临安府进春牛于禁庭。立春前一日,以镇鼓锣吹妓乐迎春牛,往府衙前迎春馆内,至日侵晨,郡守率僚佐以彩鞭春,如方州仪。"
从宋至清,鞭春牛一向是官府所主持,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官办岁时活动。
敬牛崇牛王
宋代以来,多奉冉伯牛为牛王。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北方牛王庙,画百牛于壁,牛王居其中,则冉伯牛也。"冉伯牛本是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姓冉,名耕,字伯牛,将他奉为牛王,是从其名字有"牛耕"两字取义;画百牛于壁,也是从其字"伯(百)牛"而来。
也有些地方尊汉代的龚遂为牛王大帝。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安徽·径县东乡佞神记》云:
六月初八日牛王会......牛王会虽不热闹,然香火则较盛。牛王大帝者,则汉渤海太守龚遂也,以卖刀买牛之故事,乡人讹之,称为牛王大帝。
祭牛王一般在农历十月初一日。清李调元《新搜神记·神考》〈牛王〉条云:
今人多于十月初一日相率祭牛王。牛于农家有功,以报本也......按《大玉匣记》,牛王生辰在七月二十五日,今用十月初一者,以七月农方收获,故相沿改期,以便民也。
中国少数民族也有敬牛王的风俗,日期或有不同。如广西西北山区壮族的牛王节在农历四月初八日,这天让牛休息,并准备牛喜欢吃的东西与鲜草给牛吃;在贵州遵义一带的仡佬族,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日举行"敬牛节"活动,《中华全国风俗志·贵州盘县十月朔之俗》云:
十月朔,俗传为牛王神生日。乡农各寨,捐资举牛王大会,爆竹之声,各寨相应,极一时之喧闹。各家并出糯米制饼,先取一团喂牛,一团挂牛角上,牵之至河畔饮水。俗传牛饮时于影中见角上之饼,格外喜悦,知人酬其劳也。
中华民族"敬牛王"习俗现在已少见,但其充分体现了农耕社会人民祈求丰收美好愿望的用心,是令人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