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了望"新闻周刊报导,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而全国高校(台湾称大学)毕业生总量压力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
近期,中国政府反覆强调,要将大学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1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下发通知,推动包括"校企对接"、"寒假招聘会"、"民营企业招聘周"等11项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服务活动。教育部将应届毕业生就业纳入2009年工作重点,推出研博扩招等举措。
各地也纷纷推出各种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措施,拓宽管道保就业,发放创业贷款,发放就业券,鼓励大学生当村官等。公布这些措施的目标是希望能帮助大学生度过这个"内外夹击"下的就业寒冬,力争使2009年的应届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
蓝皮书指出,中国大陆大学生就业难是个老问题,再创历史新高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到来,只是使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而已。大陆的人力资源结构中,高校毕业生无疑属于高端人才。而高端人才"滞销",在大陆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发生,似乎是一种矛盾现象。
多位专家表示,这与中国大陆经济发展模式有密切关系,即高端产业发展不足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国家应配合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推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中的高端产业发展,以政府行为储备产业、储备技术、储备人才,从战略上解决大学生就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杨河清指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多了,而是数量不足,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所以不要产生大学生过剩的误解。
2005年大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大陆专科及以上学历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18%,只及发达国家平均数的1/4。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大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将达2000万人。
进一步分析表明,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800美元左右时,需要10%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即1.4亿人,比现有数量多出7000多万。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20年,年均需要增加600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与此同时,近年来,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而成为"漂一族"、"啃老族"。"经济蓝皮书"的数据表明,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经由过去的90%跌落到65%左右。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丁大建指出,自1999年开始,由于高校扩招速度过快,而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相对不足,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产生。
杨河清说,大学生严重"供大于求",不仅导致就业率的下降,也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品质,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一方面是远不能满足国家战略需要的大学生人口比例,另一方面却是每年上百万大学生无法实现离校前就业,反差鲜明。
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谌新民教授认为,就业需求是一个派生性需求,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在中国大陆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根本性的制约因素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尤其是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难以吸纳扩招后的高端人才。
报导引述德国联邦劳工局下属研究机构一项调查发现,在德国失业人数超过400万的大背景下,德国大学毕业生却仍然就业前景良好。其重要原因是研发、管理、谘询和教育领域等需要大学生的工作岗位不断增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布"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报告"指出,大陆属于高端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报告认为,虽然大陆一些领域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基地,但现在还只是一个加工中心。装备制造业是"工业之母",而大陆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只占制造业总产值的32.34%,比发达国家低5个百分点。
杨河清指出,制造业中高端产业的缺失,使得大学生在制造业中难以成规模、成建制、可持续地进行就业,这一产业吸收大学毕业生劳动力的潜力还没有释放出来"。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的高级技术人才高达40%以上,大部分是大学生。而大陆目前从事制造业的大学生比例只有4%左右,相差近10倍。
杨河清认为,这是因为大陆制造业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低,难以吸引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