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笔者参加了不少欢迎国内考察团的晚宴。这些团组有多少是为正事而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大家都知,不少是打着考察招商的幌子,用人民的公帑游山玩水。他们为什么来?我们又为什么去捧这个场?没有人去细思量。反正每次华社振臂一呼,大家都兴致勃勃到场,交钱,吃饭,举杯,叙旧,合影,不亦乐乎!真是应了钱钟书先生的那句话:花些不明不白的钱,吃些不干不净的饭,说些不痛不痒的话,见些不三不四的人。
笔者以前在国内政府供职,专门负责组团出国招商引资,于其中的弊病,深有感触。
首先说组团。一位省领导出国,一般都要组织一个庞大的代表团,以显派头和声势。这个代表团一般由省政府代表团、各市分团和各行业厅局分团组成。其中省政府代表团由省领导和相关综合厅局负责人组成,包括省领导、政府秘书长、外办主任、外经贸厅厅长、经委主任、发改委主任、翻译。
一个省有多少市和行业厅局?少说也有大几十个,都想借省领导的大旗随访,不管你怎么压,最后也要有十几个市和行业厅局打破脑袋胜出。按照国务院规定,省一级领导出国团组人数不能超过100来人,省政府代表团占了十来个,剩下各分团,一般一个团也就5-6个名额。拿一个市分团来举例,相对于省政府代表团而言它是分团,但分团的组成结构却和省团不遑相让,市长、外办主任、外经贸局局长、翻译是必保的,还得有个干活的处长啊。这么一算下来,5-6个名额也就占完了。
看出问题来没?名曰招商团,却没有企业参加,全是政府官员,这是招的哪门子商?长此以往,简直是在给国家招丧。
这是愿意去的,还有不愿意去的,不去还不行。有一位经委主任曾经对我说,小兄弟啊,我这个经委主任,都成了三陪老头了,这才半年,书记出国我要陪,省长出国我要陪,这回主管副省长出国,我还要陪,不陪谁谁不高兴,陪了书记不陪省长,省长发话了:怎么地,你眼里只有书记没有我这个省长?陪了书记省长不陪主管副省长,副省长又给话听了:怎么地,眼里只有书记省长,我这个主管副省长不值得你陪?索性我老头子就给他们来个全陪,反正你干死干活,领导不高兴你也是白干。
这么庞大的队伍,到国外真能招到商吗?其实你不去,该来投资的还是会来,倒是你一去,把想来的也吓回去了。我记得当时省里一家化工企业和魁北克的一家化工厂谈合作,本来是第二年才能进入合同阶段,但为了保证省长出访有"成果",我方企业硬逼对方在省长出访期间签合同,在遭到拒绝后,又逼对方至少要签一个备忘录之类的协议,最后把对方逼急了,不谈了。
和中国企业合作,外方不怕我们的企业,最怕我们的政府。当年我们和通用汽车合作,一年之内,通用接待了来自我们省的一个书记代表团,一个省长代表团,一个合资企业所在市的市委书记团、一个副市长团,最后什么人大政协妇联代表团到美国,都要到通用看一看。通用中国的副总裁在大倒苦水之余,对我调侃说,这下可好了,可以经常回美国了。因为一有中方够级别的团去通用,他都要陪同。可怜的老外三陪。
再来看看所谓的招商洽谈会。我们在国内和国外办招商会,首要的指标就是,有多少老外参加。有一次我们搞一个招商会,没来几个外国人,会后省长批评说,连经委主任在内(他白头发,看上去像老外),一共才7个外国人,你们的工作是怎么做的?有了这次教训,我们再不敢马虎了。有一次在省内一个滨海城市开招商会,实在没招了,把一船刚下船的船员全拦了过来,告诉他们有免费高级宴会。
在国外的招商会,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我们以前在多伦多的招商会,都是由一家本地的协会组办,他们深知其中的奥秘,所以每次都人满为患,让中方满意而归。他们从哪里弄来这么多人?原来这些人都来自他们的会员企业,管你是接线员还是清洁工,只要是金发碧眼的就行。有时候赶巧了,连他们的年会也一起开了,中午吃完我们的饭,下午他们开年会,连饭钱场地钱都免了。
笔者移民多伦多以后,有一次该协会竟然也邀请我去参加另一个省的一个招商会,还好,他们没要求我染发。到现场一看,有卖保险的,有卖汽车的,都自己在下面推销业务,上面人在讲什么?鬼才关心。
人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成果。省领导出一趟国,当然不能白出。一般来说,领导有了出国的计划,下面的人就会关照各单位,要签约的先等着,还没签约的赶紧做工作,等领导出国时一起签。结果,本来该上半年签的,现在不得不等到下半年;本来该明年签的,现在不得不提前到今年。如果实在没有合同可签,没关系,还可以弄一堆意向书、协议书之类的,反正这东西没法律效力,签完不执行也没人追究。这些意向和协议,也就是在回国写总结报告的时候有用,然后就成了废纸一堆,再无人提起。
招商到哪里去招?这里面也大有讲究。领导们的子女一般都在国外,所以省里的招商重点,很多时候也要考虑领导子女在地球上的坐标位置。领导子女在哪里,哪里就更有可能成为招商重点。当然,领导子女一般都在发达国家,和我们的招商重点也不矛盾。再说,省领导也没说一定要去看子女,都是我们这些办事的人,为了博领导一笑而曲意逢迎,陷领导于不义。
再看看我们这些去捧场的人,我相信大多数是和我一样,热爱祖国,真心欢迎来自家乡的客人。但其中是不是也不乏投机分子?想通过这些场合,认识一些国内的大人物,为自己在国内的发展铺路。我敢说,有这种心态的不乏其人。有一次我接到一个名片,正面反面,密密麻麻,全是头衔,某某集团总裁、某某集团董事长、某某总会会长(好几个)、某某同学会主席,还有执行副主席、常务副主席等一大堆,其实他那所谓集团,就他一个光杆司令。
看到我长时间埋头苦读他的名片,他抱歉地说:"不好意思,这是给国内来的人看的。"哦,原来名片也分内外。我等在此地,知道你的底细,所以你不敢拿这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唬人。你这名片是专门用来骗国内同胞的。真是岂有此理!
公款旅游,我们无能为力,但至少应该收敛一下我们的热情。回去的人一宣传,说海外同胞真热情啊,都含着热泪等祖国的亲人呢!于是更多的人要来慰问我们侨胞。这不是推波助澜吗?
范成大当年出使金国时写了一首《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这首诗爱国热情可嘉,但情节明显虚构。老百姓自己过自己的日子,谁天天等你回来?更不会有人忍泪失声问你,咱的军队啥时候打回来啊?
要是咱们接待的人里面也有一个御用文人,也给你来这么一首诗:
州桥南北是央街,侨胞年年等君回。
忍泪失声询来者,几时还有亲人来?
你说可笑不可笑?
(注:央街,Yonge Street,是多伦多的主要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