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权证价值0元还是7元,全凭庄家一张嘴
按照攀钢公告:如本公司的"钢钒GFC1"认股权证持有人未能于现金选择权首次申报期截止日之前(含当日)行使认购权并获得本公司股份,鞍钢集团将不向该等"钢钒GFC1"认股权证持有人就其于前述首次申报期截止日之后行使认购权并获得的本公司股份提供现金选择权,亦不向其追加提供第二次现金选择权。
公司在公告中并没有否认权证行权后的现金选择权,但也没有确定具体现金选择权申报日。根据公告,如果在权证行权前,鞍钢集团开始实施现金选择权,按照鞍钢集团的规定,没有行权的权证是不能参加现金选择的。钢钒权证在市场上的表现更是不妙,10月27日冲高后一路大跌,11月7日跌破3元,10个交易日从5.8元暴跌至3元。
有没有现金选择权至关重要,如果有这个权利,权证的内在价值在7元之上;如果没有这个选择权,按照公司的风险提示,公司正股的价值可能暴跌到同行业估值,那时权证的价格何能是0元,甚至一文不名。
价值归零,还是回归到7元?一个地狱,一个天堂,好大一个赌局!鞍钢和攀钢作为这个赌局的"庄家",将有能力调控最终的赌博结果,不排除钢钒权证大幅下跌后,鞍钢集团或其关联方逢低吸纳,然后迟迟不见现金选择权出台,那么该权证的末日轮将会出现大幅上涨,庄家将有机会从中渔大利。这再次验证,中国股市不如赌场!赌场的庄家难说100%赢,而鞍攀却稳操胜券;赌场庄家耍老千还得偷偷摸摸,鞍攀却在光天化日之下玩弄投资者于股掌之间。
二、权证行持有人在激动中维权
11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证监会:钢钒权证举报人很多很激动》为题对权证投资者维权进行了报道。据证监会相关工作人员透露,这段时间打电话举报攀钢钢钒的投资者相当多,有的情绪还相当激动。证监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称"我们对此事很谨慎"。
权证投资者认为,权证自诞生之日起,便与正股如影随形。攀钢老总在攀钢整体上市"5.28"路演中关于权证的答复,也证明这一点。当时有投资者问:"攀钢3合1的整体上市,有没有考虑权证的权益,毕竟权证行权的标的物,整体上市前和上市后相差很大。"攀钢集团樊总回答:" 股票价格和权证价格有高度的相关性,本次重大重组中,攀钢集团的所有优质资产都将注入到攀钢钢钒。这样的重大变化对攀钢钢钒的股票的价值是一种正面的提升,我相信对权证的价值也会有下面的提升。"
权证投资者认为,如果重组前完成选择权登记,则标的物已经不是原来的标的物,构成对权证持有人的违约。现金选择权登记便意味着重组开始,便不是约定的标的物。权证与正股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关系,去年8月份的三个月停牌,权证持有人因此错过了一波行情,风雨同舟共患难,如今你富贵发达了,却想丢下权证,对权证持有人太不公平、太不厚道!而且,去年第一次行权的可以享有现金选择权,而今年行权人却却没有这个权利,也违背了同权同利的原则。
有网友更用比喻说明事情的荒唐:欠账的对债主说:"今晚子时找我,找到我就还你钱,否则一笔勾销。"这是典型的霸王条款、强盗逻辑和无赖行径!债主承认欠钱,想赖账就让你找不到他!这位网友还说,公司的公告事实上承认了权证持有人行权后的现金选择权,却通过模糊的表述,引起严重歧义,造成市场混乱,导致投资者严重损失。他们也许不想赖账,但身为一个央企,采取这种手段和做法达到某种目的,无论重组成功与否,已写下重重败笔和耻辱一页!
三、58万钢钒权证投资者集体哀嚎,欲哭无泪,踏上漫漫维权路
58万奉行价值投资理念的钢钒权证投资者,一夜之间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等待他们的即将是血本无归的巨额亏损。最让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的是,他们是投资者,他们没有去买那些高溢价、废纸一张的其它权证,他们买的是折价率很低的031002,可是他们最后等来的却是高举的屠刀。
针对投资者的疑问,公司的答复函极其牵强。攀钢钢钒在回复给投资者的函件中指出,"钢钒认购权证持有人享有现金选择权并无法律依据和合同依据"。这话不错,权证投资人不可以获得选择权,但行权后的是否确保获得?始终没有明确答复,始终打哑谜。而他们另外的理由则大失水准:"而且赋予钢钒认购权证持有者现金选择权可能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资产整合成本,不利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钢钒认购权证持有者现金选择给第三方造成较大资金压力,严重影响鞍钢履约能力和攀钢钢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顺利推进。"这是那门子理由?提高公司质量不可以牺牲关联人的权益。难道为了提高公司质量,可以随意注销流通股东的股份?可以牺牲权证持有人享有的权利?如果因为资金压力影响重组的话,说明你不具备重组的资格和条件进行。如此强盗强盗!
面对显然的不公,权证投资者纷纷打电话、发电邮到证监会、深交所等监管部门,并将攀钢集团告上法庭。然而,面对引起市场严重歧义的公告,直至11月9日,公司和有关监管部门始终没有给予澄清说明。权证在市场的暴跌他们不会不知道,权证的价值决策者也心知肚明,但为何仍是例行公事地公告,而迟迟不见明确的解释?当某些股评员放出行权前重组的推断,为何没有及时澄清?是对此的默认,还是对操纵股价者的纵容?价值是0元还是7元,天壤之别,对投资者关系重大,如此严重歧义为何不及时解释,公司涉嫌违规、内幕交易和操纵股价,涉嫌误导投资者。
难道价值投资就是这个结果?明明是金蛋蛋怎么成了驴粪蛋?谁在其中趁火打劫和浑水摸鱼?股市的逐利性决定了股市存在不公和灰暗,但若引起众怨,是打错了擦边球还是玩火过了头?明明简单的问题为何变得扑朔迷离?面对投资者铺天盖地的控告,监管者的责任到位了吗?
制度的不公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不公平制度是和谐的最大阻碍。股民作为弱势群体,他们的权利需要保护,但事实却让他们一步步寒心和绝望。攀权门事件暴露出的问题相当严重,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受到公然挑战,当权者对市场的肆意玩弄,是对制度和法律的公然践踏。
攀权门事件是中国股市的三聚氰胺事件,当诚信荡然不存,当弱势群体正常维权未果,当他们的权利一次次被剥夺,他们的愤怒必将质变成对社会的仇恨和不满,更多人将会一步步被逼成"刁民"。中国人民是最善良的,他们能忍则忍,得过且过。当他们铤而走险,那是已别无选择!
于2008年11月9日23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