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最近成了海内外关注热点。有人认为这一改革将"大幅提升农民消费水平"、"解决好吃饭问题"。可是,我觉得真正的农民并不是土地流转的受益者。
前不久回过一趟老家湖南省邵东县。汽车下了高速公路一进县城,就看到路边立着一幅巨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连续两年荒芜的田地,政府坚决收回土地承包权。"落款是邵东县人民政府。从县城转车去乡下,沿途看到路边不少田地杂草丛生。看来,县政府立的那块广告牌上的标语确实很有针对性,许多农民已经完全脱离了土地。
回到乡下老家,从亲戚那儿了解到,村里的年轻一代差不多都外出经商或打工了,只剩下一些年老的在家种田。由于种田收益太差,留在家乡的老一辈连自己家的田地都从一年种两季改为一年种一季了,哪有兴趣去种别人家的那些空置的田地。于是,许多良田就这样荒芜了。
荒芜的田地谁愿意种就可以去种。我的一位亲戚,退了休回到老家居住,大约是闲着没事,就种了外出经商的邻居家闲置的田地。邻居不仅不要出地租,反而非常感激他。更没想到的是,不久以后村里有闲置土地的人纷纷找上门来,要求把他们家的空置田地也交给他去种。我的这位亲戚哪能种下那么多田,不肯答应。他们就说,你轮流种吧,今年种他家的田,明年种我家的,这样一来我们的土地承包权就不会被政府收回了。
实际上,在我的老家,"解决好吃饭问题"是一个伪命题。农民一年只种一季水稻,粮食就有剩余,因为现在的杂交水稻产量很高,亩产可达一千多斤。正是由于粮食价格低,卖粮没钱赚,农民才不愿多种田。如果种田能赚钱,农民不仅不会让田地荒芜,而且会一年种两季,这样粮食产量至少可以翻一番。若真如此,恐怕又会出现农民卖粮难、粮食价格更贱的问题。
所以,报纸上有专家说"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具有划时代意义"时,我如坠五里云雾,半天没反应过来。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了,土地流转如何能"大幅提升农民消费水平"、"解决好吃饭问题"?土地流转可以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吗?显然不能。
那么,中央为什么会推出这项改革?从专家们的解说中不难发现,最主要的目就是,农民卖掉土地的承包权之后,会将所得的转让金拿来消费,从来扩大内需,保持国内的经济增长。
可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土地流转的受益者,必定不会是仍在种田的农民,而是那些已经进城经商务工但仍具有农民身份的人。他们已经脱离土地,如果有人愿意掏钱购买他们手中的土地的承包权,他们自然非常乐意,哪怕价格低廉。这样一来极有可能造成土地流转市场的畸形。
另一方面,由于种田不赚钱,仍在种田的农民除了保证自己的口粮外,不太可能再去购买别人的土地承包权。况且,靠种田为生的农民也普遍缺乏经济实力。真正购买土地承包权的人,可能并不是农民,而是土地市场的投机者。他们才是土地流转中的最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