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7岁的马雯是宁夏一媒体的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回族女孩,人们眼前的她与平日所见靓丽而现代的都市女孩没有区别。在她的记忆中,奶奶和母亲她们习惯于戴着盖头,做礼拜,过着传统穆斯林的生活。
如今的回族服饰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设计师们开始在传统的回族服饰中增添现代元素。比如色彩的增多、线条的增加、服装质地的考究等,让回族服装更加美观时尚。
就回族头饰而言,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男性白帽原来大都是纯白色,现在经常可以看到黑色、灰色、绿色、红色或各种颜色相间的,制作工艺也从原来以面料为主向面料、编织及刺绣共存发展。
女性的盖头原来是以黑、白、绿为主色,现在除这些颜色外,还可以看到红、兰、粉、棕等多种颜色,面料也从以布为主向以纱为主变化,形制上也从传统的样式向头巾变化。
位于宁夏银川市永宁县的纳家户清真寺始建于明朝。清真寺年轻的阿訇头戴绣着花边的白帽,身着干净的中山装,上寺的男性大多着类似的服装。
在宁夏同心县35.4万人口中,回族比例达到84.5%。在街道上,已婚女性大多戴浅蓝色帽子,穿普通的服装,男性普遍戴白色的小圆帽,着中山装。在同心阿语学校里,年轻的女孩子们戴着白色、粉色的盖头,有的穿著长袍。
「回族服饰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是阿拉伯、波斯文化不断和中国文化融合的过程,是日常生活服饰不断礼仪、宗教化的过程。」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服饰研究专家陶红说。
回族文化研究专家指出,按照目前学术界通常的说法,回族的形成是在元末明初时期,回族服饰的出现与回族的形成同步。回族服饰受到了中西亚民族和本土民族着装风格的影响,但回族服饰并没有因为民族融合而全部改着汉装,而把一些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服饰习惯坚持和保留了下来。
陶红说:「回族服饰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在回族服饰中主要体现了伊斯兰教的『长、密』服饰观念,讲究对『羞体』的遮掩。我们在回族聚居区很少见到过于暴露的现代服饰。」
宁夏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集地,全区有210多万回族民众。为挖掘整理并集中展示回族服饰的发展历史,保护回族服饰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在同心县建立回族服饰博物馆。